“你还相信什么?”这些年,人们总在思考并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最近,作家六神磊磊就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他和作家押沙龙聊起年轻人的现状,他们普遍的感受是,年轻人压力真的挺大(至少比他们同龄时大得多),不少人,连自己都不怎么相信了。
作为80后,六神磊磊回忆:自己那一代,年轻时基本都相信“明天会更好”,江湖辽阔,大有作为。
而现在,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显得有点“丧”、有点“佛系”,对自己没有信心,感觉无依无势、平平无奇、上升艰难,不大敢相信明天了。
许多新闻报道和电视剧,也似乎都在描绘这样的下滑——高房价、就业困难、上升空间受阻等现实问题,让部分年轻人一毕业就成了“中年人”,没有了梦想。他们对什么都不会执着,以轻描淡写的态度消解一切。
面对现实的困境,年轻人的信念感会就此丧失吗?
北大校友卢新宁也曾在一次演讲中,表达这样的忧虑:“我唯一的害怕,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
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会毁掉许多年轻人的信念感吗?这一代年轻人,就甘愿在“佛系”“躺平”“低欲望”的论调里自我放逐吗?
或许,不该只从几个词的流行,就着急画出一个不求进取、碌碌无为的青年人画像。
每代人都有每代人的困惑。面对现实的无力感、不被认可带来的孤独感,往往是成长路上都会面临的苦恼。
正如歌手李健在一次采访里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困境,比我们当时还难。但人还是要有理想,即便暂时实现不了,可以将自己的生活节奏放慢,慢慢改变现在的困境。
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同理心。理解他们的困境,才能看到他们的相信。
我们总要相信:现在的年轻人,并非丢失了自己,为生活努力打拼的他们,心里的相信,只是藏着,从未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