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3年、2007年、2011年三个区间年度连续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县”后,2012年以来,靖西县瞄准2015年度“四连冠”目标,扎实抓好基础工作,加强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加大军地交流,发挥驻军(警)部队主体地位作用,推动全县“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开展,不断续写“双拥”工作新篇章。 x%+aKZ(m)
}e2(T
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建立县烈士陵园、其龙哨所、少年军校和国防教育中心户等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基地,把国防教育列入中小学校教育课程和干部培训计划,利用全县教育资源网络、县和乡党校、“青年民兵之家”向广大中小学生、党员干部及基干民兵开展新形势国防知识教育。近年来,全县发放“双拥”宣传材料7.8万份,出版双拥宣传墙报、黑板报225期,全县军警民受教育面90%以上。 bx]N>k J
0G7K8`a
努力推动拥政爱民。驻地军(警)部队积极配合驻地推进交通、城建、边贸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配合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治行动,参与山体滑坡事故等抢险救援工作,投入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第一线。几年来,先后投入兵力3200多人次、车辆360多辆次,为灾区群众送水3500多吨,捐赠款物价值20多万元;配合地方水利、地质部门探寻水源18处,打井11眼,安装抽水机25台次,建设牲畜水池29个,铺设饮水管道156公里,解决20多万名群众因大旱造成饮水困难的问题。 S:TgFt0
XK|R8rhg8`
全面落实拥军优属。大力支持部队现代化建设,先后投入2618万元资金改善部队办公、训练、生活、装备等条件。解决边防驻军基础设施建设征地面积28.8亩、征地补偿费118.2万元。落实维修经费80万元,及时帮助部队维修因重大龙卷风灾害被摧毁的训练馆、军事及文化设施等。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免费为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几年来,优先安置部队随军家属就业68人,安排26名城镇退役士兵重点安置对象到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落实各类优抚对象补助标准,拨付363万元资金,给予66名城镇退役士兵一次性安置补偿金和163名农村退役士兵自主就业补助金。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开展关爱功臣活动,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在乡老红军、在乡老复员军人、残疾军人、烈属等1685名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活、住房和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将优抚对象困难户家庭优先纳入农村低保,将困难在乡老复退军人纳入农村医疗救助范围,从社会救助方面给予优先特殊照顾,为66名伤残优抚对象免费配送轮椅、三轮车、助听器、假肢等康复器械。投入536万元为265名生活较为困难的老复退军人重建和维修住房,对在乡二等乙级伤残军人(民兵)的医疗费用进行实报实销。妥善处理优抚涉军人员反映的问题,几年来,共处理信访件56起,接待来访人员830多人次。 'd+NVj{C
A-,up{g
积极融洽军民关系。开展军民共建结对活动,驻军(警)部队分别和县直有关部门、边防一线乡镇、学校等65个单位结对共建,通过开展图书入军营、电影进军营和爱民固边、“爱心爸爸”扶贫助学等活动,增进军民情谊。开展节庆走访慰问活动,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县四家班子领导组织县直机关单位人员深入部队30余个基层单位慰问,近年来,县财政共拨付资金837.06万元给部队送去慰问金和电脑、打印机、电视机、运动服、夏凉被等慰问品。群众山歌手主动到军营表演,农村妇女群众给部队官兵送粽子。驻地军(警)部队也积极深入社区、村屯,开展走访慰问孤寡老人、老复退军人,为社区村屯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每年春节、“八一”,县委、县政府与驻地军(警)座谈,开展文艺联欢、球类友谊赛等联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