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897阅读
  • 5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贝侬:“扁担姐”母子助壮族“麽乜”香飘四方
发于2023-05-26 我有话说评论

“壮族三月三”,广西歌飞扬
在人间最美四月天里
63岁的“扁担姐”麦琼方带领团队
奔波于深圳、海口、北京等城市
参加各式展会
极力宣传推介百色壮族“麽乜”
并将壮族“麽乜”
带进第19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

贝侬:“扁担姐”母子助壮族“麽乜”香飘四方 - 靖西网
麦琼方母子俩带着“麽乜”在上海世博会上亮相。(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麦琼方1979年起,凭一根扁担两个编织袋,行走在百色、河池山山寨寨,扶贫济困、捐资助学,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扁担姐”。麦琼方不仅热衷于公益事业,她还是右江壮族“麽乜”技艺传承人。长期以来,她与儿子韦晶合力挖掘推广、保护传承,让壮族“麽乜”重归公众视野,并传播到国内外。

贝侬:“扁担姐”母子助壮族“麽乜”香飘四方 - 靖西网

麽乜。

“麽乜”是右江流域壮族地区特有的民间吉祥香囊,过去在端午节时用于安神镇惊、辟邪解毒,招百福、除凶秽。以前主要是由百色市观音堂的僧人制作,并在端午节那天免费向市民发放,祝愿佩戴的人吉祥平安。随着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观音堂的拆毁,“麽乜”也逐渐消逝在百色人的生活中。

  2009年端午节,当时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就读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的韦晶,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趁着假期回到百色收集端午节素材,无意中看到一位老人在自家门口制作一个小玩意。他上前与老人交谈得知,这个小巧可爱的东西叫“麽乜”,老人希望它能伴随和庇护她的孙子。这个简单却感人的故事,让韦晶爱上了“麽乜”。  

随后,他多方打听“麽也”的由来及故事,发现还有一些老人会做“麽也”,但知道“麽也”的年轻人少之又少,面临着失传的问题。 

 韦晶将了解到的情况写成了调查报告——“麽乜”的社会调查报告》,在回到学校后于课堂上展示。这是右江壮族“麽乜”第一次走进区内高校课堂,引起了师生们的浓厚兴趣。“课后,老师及同学们纷纷向我打听有关‘麽乜’更详细的故事。而且,我的大学老师张红教授还先后两次率队到百色了解‘麽乜’的历史及制作过程,并当作课题进行研究。”韦晶回忆道。  

“要挖掘、传承‘麽乜’文化,就要让‘麽乜’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

韦晶下定决心保护濒临失传的“麽乜”文化,这得到了会做“麽乜”的释乾心师父及十几位老人的支持,尤其是母亲麦琼方,更是全程参与。  

2009年7月,老人们制作出了第一批“麽乜”。

“由于当时没有钱,母亲及老人们只能用给孩子、孙子做衣服剩下的边角料,或是买来的碎布来做‘麽乜’,因此,做出的1000多个‘麽乜’没有哪个是相同的。”韦晶回忆道,这批“麽乜”全都赠送给媒体和市民,后经广西卫视、《百色早报》等媒体的先后报道,开始引起公众的关注。

“麽乜”被列入自治区“非遗”  

“麽乜”造型来源于壮族古老传说。壮族先民用布制成“人抱龙珠”样式的配饰,以供奉和纪念为龙找回太阳的壮族青年伯皇,祈求太阳、龙神庇佑他们世代平安。

    为了使民族手工艺焕发新生,麦琼方和儿子一起查阅旧籍,最远去到北京的中国国家图书馆,从有关古代百越地区的史料记载中获取信息,再根据本地老者口述,力图还原“麽乜”工艺的面貌,并在一些学者的帮助下挖掘其文化内涵。  传统“麽乜”制作十分讲究。“要先将时鲜的艾草和菖蒲、菊花、苍术、薰衣草等十多种香薰药材晒干,根据需要搭配好香料。”麦琼方介绍,缝制也需要技艺,熟练的情况下制成一个“麽乜”要耗时一两天。做得不好的,还得拆线重来。  为使其符合现代审美,麦琼方将“麽乜”表层用布升级为较精美的壮锦面料,设计青蛙等富有壮族风格的图样,配以彩色流苏。她还在“单抱”的经典造型基础上,增加了“双抱”“三抱”等样式。单一的“麽乜”香囊也发展为“麽乜”挂饰、耳环等系列产品,受到大众喜爱。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右江壮族麽乜制作技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麦琼方成为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贝侬:“扁担姐”母子助壮族“麽乜”香飘四方 - 靖西网

麽乜演绎别样精彩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为将“麽乜”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2009年,韦晶带着“麽乜”,花了一个多月时间到南宁,转辗有关部门,终于让“麽乜”出现在2009年亚太(投融资)华人经济年会上,近万个“麽乜”被赠送给参加年会的嘉宾,并在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一个签约仪式上亮相。当年国庆期间,百色有关部门把1000多个绣有祝福图案的“麽乜”送到了北京,见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在举行纪念百色起义80周年活动期间,5000多个特制的“麽乜”被赠送给各方宾客。

  “麽乜”逐渐引起了公众的兴趣并被重视。2010年,“麽乜”在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上参展亮相。在广西活动周的第二天,麦琼方母子俩穿着民族盛装同台亮相。韦晶在“麽乜”展台当讲解员,麦琼方则现场演示“麽乜”的制作过程。其间,韩国客商被“麽乜”的独特造型、端午节元素所吸引,当即下了100个“麽乜”的订单。这也是“麽乜”的第一个海外订单。

贝侬:“扁担姐”母子助壮族“麽乜”香飘四方 - 靖西网
韦晶在美国民俗学研讨会上展示“麽乜”。(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美国当地时间2017年1月24日,韦晶的大学老师蒙榴受邀参加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第三届民俗学研讨会,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麽乜”为主题,作了《壮族“麽乜”文化的修复与重塑:神话、非遗、市场》学术发言,从“麽乜”美丽的神话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之路、“麽乜”市场的拓展思路3个方面进行阐述。

  作为“麽乜”挖掘人,韦晶带着“麽乜”飞往美国,与蒙榴老师一道,通过“麽乜”制作过程的情景再现、现场展示、山歌演唱等,生动展示了壮族“麽乜”的独特魅力,引起中外学者的浓厚兴趣。俄亥俄州立大学中国文学与民俗学教授、东亚语言文学系主任Mark Bender博士表示:“这真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艺术品,让我们认识到很多壮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我非常喜欢它。”

  “此次活动,弥补了我多年来未能亲自带着‘麽乜’走出国门的遗憾。”韦晶说。之后,他加大了“麽乜”海外推广力度,在法国、菲律宾等国家申请注册商标。

  “这几年,我在东南亚开办了3家公司,将包括‘麽乜’在内的壮族文化进行宣传、推广。”5月21日,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韦晶表示,他将致力于让壮族文化融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让壮族“麽乜”被越来越多海外人士认识。

  而随着壮族“麽乜”被越来越多海外人士认识,近年来,麦琼方也受邀到泰国、越南等国家,在当地的学校等机构,讲述壮族“麽乜”等民族文化故事。

  “今年我还将前往印尼、德国、英国等国家的学校讲述‘麽乜’民族文化。”麦琼方说道。

在发展中保护传承

  为更好地传承和发展,2019年7月,麦琼方成立百色市扁担姐工艺品有限公司,对壮族传统手工艺品“麽乜”香囊进行挖掘和开发,使之由单一的“麽乜”香囊发展为“麽乜”手机挂链、耳环、壮锦书笺等系列壮族特色产品。

  同时,麦琼方还创办广西百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成立“麽乜技艺”传承巾帼志愿服务队,免费接受市民朋友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制作体验,还不时走进校园、社区,向广大学生、群众讲授壮族故事、体验“麽乜”的制作过程。

  “近年来,我们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常年奔波于各大城市进行布展,宣传‘麽乜’文化。”麦琼方说,当前,“麽乜”已经打开了海外销路,每月都销售到韩国、日本等国家,仅出口订单量就达2万个。

  麦琼方曾入选“中国好人榜”、全国巾帼志愿服务“十大感动人物”,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荣誉。“我年纪大了,现在把关注重心转移到传承非遗文化上来,但做公益、做慈善是我该做的事,永远不会停止。”麦琼方说,她经常和各县(市、区)传承人一起,到村屯开展“麽乜”手工制作工艺培训,帮助农村妇女掌握致富技能、增加收入。目前,公司在右江区福禄村、龙川镇六能村以及阳圩镇成立了3个手工艺品孵化基地,公司提供材料、技术,并回收村民制作的工艺品,让留守的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

  “村里留守的妇女利用农闲时间做‘麽乜’,每月有一两千元的收入,真是太感谢麦大姐了!”右江区福禄村妇联主席李妹娟高兴地说。

  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2020年‘麽乜’的产量突破10万个,2021年、2022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是每年的产量都能达到3万个以上。”麦琼方表示,“今年我们销售量预计突破20万个,而且即将销往英国。”

采访手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然而,受西方节日的冲击、都市文化的介入,加之宣传、保护力度不足,民俗技艺后继无人,一些显性价值不高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造成了许多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失传和流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挖掘,不仅需要政府的系统性保护,还需要像麦琼方、韦晶等民间传承人持之以恒地挖掘、开发,让更多“藏在深闺无人识”的非遗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相关链接:我市加大非遗文化保护力度  

壮族舞狮点燃敢壮山的激情、壮族民歌传遍这坡又那坡、凌云瑶族长号吹响幸福生活……421-521日,在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百色市2023年布洛陀民俗文化艺术节暨百香百色文化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活动中,我市12个县(市、区)充分展示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让国内外游客大饱眼福。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9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47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55项。它们在推动我市文旅结合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举办各式各类的民俗节庆活动、壮大非遗传承队伍、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非遗文化与旅游发展相结合,取得明显的成效。同时,坚持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相结合,鼓励传承人走市场化道路,提升传统手工艺品产品设计、生产、包装、销售以及概念打造,推动非遗产品走向市场。通过创新非遗传承模式,畅通生产、流通、销售等渠道,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发旅游线路、旅游项目、旅游商品,开发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品牌,推动非遗产业化发展及生产性保护。目前,百色市重点建设非遗企业8个,其中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单位2个。

来源:右江日报

贝侬:“扁担姐”母子助壮族“麽乜”香飘四方
麽乜(mo mie)——在靖西是不是一种捏成牛羊形状的油炸食品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23-05-27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