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EsA)o
5 Kyy CS>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上的含义,而是那段特殊经历赋予他们的一种“资格”。
%E q}H H38ODWO3 1968年 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人民网 o!TG8aeb Ktrqrl^IJ
NABwtx>. s&vREx(
'1?b?nVo IY$H M3t7
;B[*f?y- 毛泽东发出第一次号召 ${"+bWG2G! WLr\ l29 1955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一篇文章的按语里说:“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发出上山下乡运动的号召,他讲这句话是从农村需要来讲,不是从解决城市就业的角度谈的,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到来时,农村建立合作社,缺乏保管、会计、出纳等人才。 [}s nKogp xA|72!zk0P 毛泽东的号召成为多年来上山下乡的指导思想。紧接着1956年搞农业发展纲要,纲要正式通过时就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上山下乡”这个词。那个时候,城市就业问题等内部矛盾也很多,如毕业生出路问题等。 X}?`G?' xL,;(F\^ ^8S'=Bk
j6wdqa9!~ 出台纲领性文件 ,DrE4")4 aa!o::; 196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城镇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是上山下乡运动一个纲领性文件。1965年中央办公厅发布了通知,说不再修改了,就依此发布。从此,上山下乡被列入党和国家重要的日常工作范围。 N}0-L$@SL |G.|ocj; 那时工作有组织,每年都有计划、安排,都有物质、经费的保障,组织比较严密,强调自愿原则。“文革”前5年有计划上山下乡共下去了129万。平均每年26万,规模比较小,安置比较稳妥,社会影响并不像“文革”期间那样大,指导思想非常明确,就是动员城市青年扎根农村,安家落户,指导思想、措施、步骤都是很稳妥的。所以“文革”结束后,有人说上山下乡是“文革”的产物,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它源于50年代,60年代开始在全国有计划地开展,这一段上山下乡和文革中的上山下乡显然不同。 83,ATQg 毛泽东的第二次号召 -)%l{@Mr `TNWLD@Z 决定千百万知识青年命运的,是1968年12月22日发表的毛泽东的指示。这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按语转引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这是毛泽东的第二次号召。 02Z>#AE HorFQ?8 此后,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出现。这里有个背景:1968年11月,那时1968届毕业生快毕业了,加上1966年、1967年的许多未安排的毕业生,怎么安排,当时中央就此作了个通知。其中提到了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 8=;'kEU n6T@A;_g
f?O?2 g 调整和结束上山下乡 P$E #C:= 6onFf* m!x 如果把历时20多年的上山下乡运动分为三个阶段,那么从1955年至1961年可以认为是探索阶段,目的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发展农业生产。这一阶段的探索进入1962年后,国家有组织地统一实施这一政策,为第二阶段,至1965年结束。 Wi3:;`>G<p ha6jbni 在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上山下乡运动,是第三个阶段。“文革”10年,全国城镇知青下乡人数达14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