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英雄事迹”被绘成几十本连环画,编入小学教材谆谆教导孩子们,然而,这一切都是骗局,误导了成千上万善良单纯的青少年。 I_6NY,dF
0{^vqh.La
M.$Li#So,
这是一个欺骗了人民18年的惊天骗局。 T]-yTsto
&E0L7?l
zs
e<b/G1G
1984年的春天,西安市的一家工厂里,保卫科科长刘学保像往常一样来回巡查。 g}"`@H(9r3
njeRzX
在工作之余,他与工人们交谈,讲述自己的“英勇事迹”。 0B fqEAl
#"-?+F=rk
可刘学保不知道的是,这是他最后一次炫耀自己的光荣事迹了,警方的到来,将他编织了数十年的幻梦一举打碎。 XTEC0s"F
5LdVcXf
“刘学保,现以你涉嫌故意杀人罪将你拘捕,请你配合。” ~T@t7Cg
'KB\K)cD=3
警察站在刘学保面前说道,并出示了证件和相关手续。 Z>gxECi
("Z;)s4q
三十余岁的刘学保看到警察的到来,身形突然佝偻了起来,他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弯着腰垂着头不敢看警察,只是低声的说了一句:“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一天的,果然……” w`=_|4wFw
|x@)%QeC
工厂里的工人看到一大队警察把带着手铐的刘学保押出,震惊得合不拢嘴,他们何时见过这种阵仗,更何况被警察逮捕的,还是那个家喻户晓的大英雄,刘学保。 Hy^Em
mbB,j~;^6H
工人们想不通,这个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的英雄人物,咋就成了被警察逮捕的犯人了? >$SP2(Y~
'?=SnjMX
很快,警方展开调查,随着法院的判决和报纸上的头版头条,这起困扰全国百姓足足18年的骗局,终于揭开了真相。 ,@kD9n5#
<_$]!Z6UR
:Rv?>I j
QEKSbxL\W
一 、 #N^TqOr
d0Xb?-
}3M
F1) B-wW
tvXoF;Yq
刘学保出生于1947,当时的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华大地面临着历史的重大抉择。 2_ M+akqy^
nwswy]e8/
而几年后,刘学保开始长大记事,彼时新中国已经成立。 J ^gtSn^
TP o%zZo
作为沐浴新中国光辉长大的年轻一代,刘学保与同龄人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富有朝气,精力旺盛,同时具有浓郁的革命斗争精神。 =+5z;3
3[I; 3=O
但刘学保又有本质上的不同,别人想的是无私奉献,为新中国革命建设发一分光献一份力,而刘学保却曲解了革命斗争的意义,他冥思苦想,只想从中获取利益。 B!-hcn]y
'{dduHo
作为一个投机者,刘学保所走的每一步路,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获得利益而进行的处心积虑的考量。 psyxNM=dN#
qzS 9ls>>
那个年代参军入伍是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刘学保的心中有一个英雄梦,他知道部队是他最容易实现理想的地方。 W&CQ87b
R,R[.2Vi
刘学保从陕西参军入伍,他身强力壮,长得浓眉大眼,天生就是个当兵的料子。 ,Tc3koi
LOQoi8j
进入部队以后,别人不能吃的苦他能吃,别人不能受得罪他能受,他训练上积极刻苦,生活中老实本分。 <6QG7i
@ODwO;_R5
YL-/z4g
部队领导很赏识吃苦耐劳的刘学保,让参军不久的他当上了副班长。 5I/wP qR[
KiYO,nD;\
可以想象的到,刘学保的领导是很器重他的,如果刘学保能够坚持不懈的努力,他照样可以成为大英雄,实现自己的梦想。 _OV\W'RrA
1{l18B`
可刘学保不愿意,其实他的积极和刻苦都是装给别人看的,目的是赢得领导的赏识,混个一官半职。 _J(n~"eR
mAMi-9
这样的日子持续一段时间后,刘学保就不愿意再演下去了。 ?T=]?[
Fd Ezt
他觉得,靠当一个好兵,难以有出头之日。副班长是有了,可班长、排长、营长呢,何时才有他刘学保的份? J@D5C4>i
@Gp=9\L
刘学保的心中焦急难耐,他想马上出人头地,却又看不到希望。 U"$Q$ OFs
|$"2R3
就在这个时候,全国上下兴起的一股“英雄潮”给了刘学保灵感。 W9n0Jv
i)9}+M5
当时阶级斗争风起云涌,全国各地都树立起了英雄的典型,他们有的是靠着勤劳上进,有的是与反革命分子斗争,最后被全国表彰,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T|9>o!
o#3?")>|
刘学保的眼里死死的盯着大英雄三个字,野心和欲望在他的心里快速膨胀,他妄想自己也成为受全国人民敬仰的英雄人物。 fHhm)T8KB
uT'_}cw
于是,刘学保开始“立人设”。 Tlrr02>B{
j(^ot001%v
他不停的看书,很快成为“思想先进分子”,并开始下乡演讲,努力塑造他先进人物的形象,为自己接下来的“找对象”做铺垫。 H,,-;tN?
aEU[k>&
刘学保要找的对象,是他要斗争的对象,也就是反革命分子。只要挫败一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刘学保就能成为英雄。 L1=3_fO
BCsz8U!
于是,刘学保除了工作以外,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寻找“坏分子”上面了。 KiW4>@tY
bj23S&
可是,当地老百姓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哪有几个犯罪分子,就算有,也不会主动在身为军人的刘学保面前现身,所以刘学保找了半天,也只是无用功。 ,K9\;{C
\$:KfN>WY
但身为投机分子的刘学保不会放弃自己的野心,一个邪恶的计划在他的心中酝酿。 2{;&c
*z[G+JX
9rXbv4{
io:g]g
二、 jJFWPD]u
Rs_0xh
X8~dFjhX
GslUN% UJr
1966年,刘学保下乡“支农”,在战友们帮农民干农活干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刘学保的眼睛却盯上了生产队的饲料棚。 >dKK [E/[d
w1HE^
/
这个由干草和木头简单搭建的棚子,一点就着,犯罪分子想制造火灾轻而易举。 L#sw@UCK
,:g.B\'Q
没有犯罪分子,刘学保就自己来“造”,他寻找机会,趁着没人的时候一把火把饲料棚给点着了。 !OWPwBm;
0^'A^
然后刘学保假装正好碰见火灾,他一边高呼,一边拼了命的挑水去救火。 3 i<,#FaL
vzV,}
S*c
刘学保成功欺骗了群众,他奋力救火的样子被老百姓们看在眼里,他成了“救火小英雄”,受到群众和部队的表扬。 j
!^Tw.Ty
_svEPHU
不过刘学保制造的这次火灾不是很严重,也没有一个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来吸引仇恨和引爆话题,刘学保只是被小范围表彰了一下,他的身份和地位没有变化。 ?CO\jW_
*n
f!6oW( r-L
看来想要成为闻名全国的英雄,必须得挫败一个“反革命分子的大阴谋”,罪恶之花在刘学保的心中滋生,他开始在心中盘算着目标。 06DT2
xg=}MoX
不久后,刘学保来到甘肃永登县连城林场“支左”,这一次,他终于发现了一个合适的对象。 r_C|gfIP
A{\#.nC/z
这个被刘学保选中的无辜者就是李世白,他过去是国民党宪兵部队的副连长,1949年时参加酒泉起义成为一名解放士兵。 [-o`^;
@(>XSTh9
HR)Dz~Obw
李世白同样投身了革命,但他毕竟有“历史污点”,过去犯过错误,所以在那段历史时期,身份比较敏感。 1Vq]4_09g1
Td#D\d\R
李世白在永登县林场成家立业,有了妻子儿女,他没有想过叛逃,也从未想过犯罪,但他却被归为批斗的对象,经常被拉出来作为“典型”。 F*V<L
3jF#f'*
李世白性格老实,别人让他干啥他干啥,从不敢说一个“不”字。 J)1:jieQ
/2}o:vLj
刘学保观察到了李世白,在他看来,这个逆来顺受的老实人,就是他嫁祸的最佳对象。 I)#=#eI*:
' =MaO@ @
于是刘学保一边批斗李世白,让他畏惧自己,一边开始准备实施自己的阴谋。 ",/3PT
0#(K}9T)
1967年冬天的一个夜晚,刘学保突然叫上了李世白,让他跟着自己走。 HT]W2^k
L9tjHC]
当时正值隆冬,甘肃永登的林场那里冷的刺骨,李世白不知道刘学保为什么半夜叫他,但他对于副班长刘学保十分畏惧,什么都没问就跟着刘学保走了。 P^m+SAAB
&y`
MDyXz
刘学保拎着一把斧子,说要带着李世白执行任务,李世白不明所以,半夜带着斧子到哪里工作?他满腹的疑虑,但刘学保的身份和体格都让他不敢反抗,他只能亦步亦趋,刘学保走到哪他就跟到哪。 u8ofgcFYE
A4LGF
此时的李世白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他身前那位副班长,竟会用这把斧子残忍地终结他的生命。 ~RcI+jR)
Y[%1?CREP
李世白跟着刘学保走了快一个时刻,夜幕越来越深沉,凛冽的寒风刮得林场呼呼作响,李世白当过兵,还是个副连长,不会一点胆量都没有。 1d/-SxhZ
N]n]7(e+0C
但刘学保拎着一把斧子让他跟在后面,也不解释原因,这副景象还是不免让李世白心发慌。 i`[5%6\"&
0dS}pd">k
“刘班长,我们到底是要去执行什么任务呀?”李世白按捺不住疑虑,向刘学保小声问道。 :g)0-gN
[h>|6%sW
“任务保密,放心,你到地方就知道了。”刘学保笑着对李世白说,他长相憨厚,浓眉大眼的,又是个众人口中的先进分子,就算他没少针对李世白,但李世白潜意识里还是认为他应该不是个歹人。 50!/%
W>C!V
再者说,要是拒绝刘学保,耽误了“任务”,自己又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9:oTN
O7@CAr
李世白权衡了一下,继续跟着刘学保往前走。 [ZwZGAP
RmS|X"zc
直到走了一个多时辰,刘学保带着李世白来到了距离林场七八里路远的一座水泥桥上,才停下了脚步。 \zj _6Os
hZGoiWC
李世白在寒风中走了半天,全身冻得发抖,全然不知刘学保正在悄然接近他。 x._IP,vRx^
/H#- \r&r
李世白刚想问刘学保任务是什么,他突然感觉头部遭到重击,一时间他甚至分不清是剧痛还是麻木,头一昏就倒在了地上。 vZV+24YWb
5
o:VixZf
").MU[q%Y
只见刘学保拿着斧头一次又一次劈在李世白的身上,他次次对准头部,由于是夜里,他好几次都没有劈准,但他感觉还是劈中了几次,手上有鲜血的触感。 XL[/)lX{
YnnpgR.
刘学保觉得李世白应该是死透了,他邪恶计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击毙“犯罪分子”,已经完成了。 m-f"EFmP
TymE(,1
接下来刘学保开始布置他早就在心中规划了好多遍的犯罪现场:他从身上拿出一个小炸药包,把它点燃,冲出30米后将它抛出。 >!+.M9
s2Gi4fY?
轰隆一声巨响,震醒了附近林场的看守人员,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还是敏锐的意识到出事了,连忙从床上起来穿好衣服往声源处奔去。 k=w;jX&;`
u\YH,
好一会,工作人员才赶到爆炸声响起的地方,他们闻到了硝烟味,还听到了哀嚎声从水泥桥上传来,马上赶了过去。 9pPb]v,6
wMy$T<:
林场人员一打开探照灯,就看到了惊悚的一幕:身穿军装的年轻人躺在地上,浑身是血,左手的好几个手指被炸断,血肉模糊。 0kN;SSX!
_;mN1Te
工作人员走进一看,发现这个人正是“支左”的刘学保副班长,连忙询问他发生了什么。 whb|N2
8N<0|u
刘学保刚从炸药爆发的冲击中回过神来,他计算失误,没有把握好分寸,炸药刚脱手就炸了,把他的左手给炸烂了。 6OYXcPW'
g\MHv#v*k
既然结果已经无法挽回,自己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就一定得坐实李世白的罪名,让自己成为大英雄! H /Idc,*
7#n<d879e%
“快……别管我,有人要炸桥,去看看桥上还有没有炸药!”刘学保强忍着剧痛说道,俨然一副舍己为公的姿态。 oI=7X*B9
rfqw/o
'\%c"?
工作人员深感刘学保的勇敢和无私,他们一个人给刘学保止血,一个去检查大桥。 8r
'
`5 py6,
就在这个时候,让刘学保心惊肉跳的一幕发生了:李世白竟然没有死,他的身上全是伤痕,触目惊心,但就是没有死! 6BIP;, M=
2
q RXA
此时的李世白已是奄奄一息,他头部遭受重击,脸上全是血污,看不到任何事物,只能听到嘈杂的人声。 'Cy^G;
i`o}*`//
“救救我……救救我……”李世白艰难的呼救着,祈求有人能施以援手。 1*S5:7Tb
;\`~M
刘学保听得胆战心惊,他生怕李世白被救回来,戳穿自己的阴谋和谎言。 F#=XJYG1
w:Ui_-4*>
不幸的是,林场的工作人员完全没有管李世白。作为一个想要炸桥的犯罪分子,一个反革命的坏分子,不管他就算了,哪里还会救他? x_9<&Aj6
1-Fg_G}|6
工作人员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搜查炸药和救刘学保身上,没有去管李世白。 +EJwWDJ!%
`@GqD
就这样,等到两人都被送往医院时,刘学保因为止血及时被救了过来,而李世白却因为失血过多死了。 <>aBmJs4
(]wi^dE
至此,刘学保制造了完整的犯罪过程,而且李世白死无对证,他距离成为英雄,只差一步。 -q7A\8C
4)D#kP
K/RQ-xd4
`(A6uakd
三、 Zu(eYH=Q
|\ Nj
Gd 0-}4S?
a%*l]S0z"
当刘学保再次醒来时,他的左手手腕被完全切掉了,这是因为他左手受伤太重,为了防止感染,只能将手腕往上全部切掉。 b i^h&H
}Ictnb
刘学保没想到只是一个失误,自己就没了左手,但这也让他坚定了演下去的决心:左手都没了,自己要是成不了英雄,那也太亏了。 4 -)'a} O
j]7|5mC78
所以接下来刘学保的话义正词严,一口咬定就是“坏分子”李世白要炸桥,自己偶然目睹,与李世白搏斗。 Q(SVJ
Ta #vD_QP
李世白将炸药点燃,并拿着斧头要伤害刘学保。刘学保夺下李世白斧头,被迫反击。 QX(x6y>Q
ZJ(/cD
为了保护水泥桥不被炸毁,刘学保不顾炸药将要引爆,拿着它冲出几十米外,由于想要离桥再远一点,刘学保抛出炸药太晚,这才炸到了自己。 KDwz!:ye
SQ#6~zxl
对于刘学保的说法,永登县警方将信将疑。 .0]4@'
/UeLf$%ZW
qGMM3a)Q
首先,那个“坏分子”李世白要炸毁的桥其实只是一座很小的水泥桥,还废弃了多年,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李世白冒着风险炸它干嘛? -1Y9-nn[m
MWf ]U
其次,经过警方事后勘察,在现场并未发现有其他炸药,而刘学保抛出的炸药,按照现场的破坏力估算,称其量就是个雷管,根本炸不了水泥桥。 v +-f
pl&
e;b,7Qw
李世白拿它作甚? M0!;{1
Q,Tet&in )
可是,在那个斗争浪潮高涨的时期,警方的疑点都被忽略了。 ||v=in
G yZYP\'S+
当时全国各地掀起一股树立典型、表彰英雄的浪潮,其他地方都有榜样,唯独兰州没有,委员会一直想找一位英雄。 fr'M)ox1
8+vZ9!7
刘学保不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吗?革命战士不顾自身安危,与反革命分子搏斗,最终保卫了人民公共财产,这样的人不能叫英雄,那谁还是英雄? I(BG%CO9
]D^ dQ%{
就这样,刘学保的事迹被大书特书,他成为了保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英雄战士,到各地去演讲。 Ke[doQ#c
y e!Bfz>
不久后,刘学保的事迹被画成连环画,并编入学生课本。 Dd|}LV
={' "ATX(U
学生们读着大英雄刘学保的英勇事迹,感动的热泪盈眶,一时间,刘学保成了全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 tB.;T0n
E_&Hje|J_[
作出突出贡献的刘学保自然不能再只是一位小小的副班长,他的职位升为副营级教导员,并被兰州军区授予英雄称号,不久荣获一等功臣。 ~ZU;0#
h}xUZ:
1969年,刘学保迎来了自己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入选九大代表名单,成为一名光荣的全国人大代表。 Z4FyuWc3
7t-j2 n`<
此后,迎接刘学保的只有鲜花和掌声,而他所要做的,只是不断的演讲,向世人讲述他的“英勇事迹”,成为大家敬仰的对象。 )/k0*:OMyO
cT{iMgdI?
与刘学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世白和他的家人们。 9@AGx<S1
Hh @q;0ni
惨死的李世白无法为自己鸣冤,他成了炸毁大桥的犯罪分子,而他“坏分子”的污点更是让人们深信不疑。 3nuf3)
1?)iCe
没有李世白,大英雄刘学保就不会失去左手! Du3OmXMk
8?] :>
E/cA6*E[.<
李世白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他已经死去,他的家人便成了群众发泄怒火的对象。 Hv%(9)-8
!mFo:nQ)}
李世白的家属被赶出林场,他的儿子被诬陷烧毁刘学保事迹展馆而入狱,女儿被天天拉出来批斗,妻子辗转流浪只能和一个老头结婚。 }GvoQ#N
ln.kEhQ3B
李世白的家属不相信老实本分的他能干出炸毁大桥的事情,他们不断写信上访,但都石沉大海。 $,08y
GF~^-5
毕竟,这个时候的刘学保是享誉全国的大英雄,而李世白的家属是“反革命分子家属”,两方谁的话更有说服力,可想而知。 r`u}n
:QgC Zq
就这样,刘学保享受着英雄的称号和荣誉,而李世白家属只能屈辱的活着。 7}bjJR "
(^GVy=
刘学保以为自己能瞒一辈子,但他不知道纸是包不住火的。 4mOw[}@A
3WyK!@{
E
[JXQ76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他的罪行,早就留下了端倪。 /=Ug}%.
,CW]d#P|
永登警方对刘学保的怀疑一刻都没有断过,尽管他们的质疑声被忽略了,但还是坚持上报公安军管会,将疑点全部列出,建议上级不要简单的作出结论。 dJ\6m!Mp
zi:F/TlUC
而在十余年后,这份报告成为揭开真相的重要线索。 /H.QGPr
p>v,b&06
事件的转机源于那段动荡岁月的结束,中央开始拨乱反正,地方上揪出了不少冤假错案,还给无辜者清白。 /2^cty.BXw
>4TJH
lB}8
李世白的案子充满疑点,但迫于刘学保的形象和影响力,这个案子一直没有动。 KtJE
8)/i\=N3;
直到官方和报社一直接到李世白家属的上访信,就连林场的群众也举报刘学保英雄身份有假,李世白案才再一次走入大众的视野。 2{s ND
3ojK2F(1D
2rHw5Wn]~
J#Fe"
四、 04tUf3>
y8: 0VZox
xrx{8pf
SCeZt [
1983年,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刘学保的事情,兰州市委和军方联合办案,秉持着一切为了真相的原则,对李世白案进行彻查。 eux_tyC
=fMSmn1S
李世白的案子不算复杂,刘学保的说法漏洞百出,顺着查就行。 Pg[zRRf<
q!W~>c!
XuJwZN!(
但棘手的有两点,一是刘学保的英雄身份,他毕竟是享誉全国的人物,没有充足的证据就逮捕影响很不好;二是时间久远,十几年前的现场早就不在了,当初的调查人员有的去世,有的离开,很难找寻。 q3Umqvl)oe
lEi,duS)
调查组首先找到了当年第一位采访刘学保的报社记者,这位记者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不少的疑点和问题,并且撰写了一篇专栏,只是被人压下。 oTtmn,
T
THHrGvb
这是这位记者一生的痛,所以他对此事印象深刻,回忆起了诸多细节。 UCYhaD@sP
Wm:3_C +j
接下来,警方像大海捞针一样,从全国各地找寻当年与此案有关的人员。 mFayU w
UwtOlV:G{
一年多的时间,调查组走访了近百人,足迹遍布全国,终于得到七十多份证明材料,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一个足以揭穿刘学保谎言的证据链条。 Qo
)hk=wu6
1984年,警方终于完成了证据的搜集,将刘学保拘捕。 >`*iM
OXDlwbwL
彼时的刘学保身上逐渐褪去了英雄的标签,人们对于英雄的兴趣不再像过去一样高涨。 *lv)9L+0
Gb61X6
群众的举报信和李世白家属的上访信影响了刘学保的仕途,在对刘学保的调查开展以前,官方就认识到了他的英雄身份可能是有问题的,所以不仅没有提升他的官职,还让他退伍转业,到一家普通企业里当保卫科科长。 b
qB[vPsI
jIE>t5 fy
但刘学保显然没有认识到现实,他仍旧沉溺于自己编织的幻梦中,以为自己还是那个家喻户晓的大英雄。 'R*gSqx~
K-wjQ|*1
在刘学保的身上,能看到复杂的纠结情绪,他知道自己犯下了杀人的罪行,警方找到他的时候,他说“我就知道会有这一天”,可是警方却在刘学保的家中搜查到了数不尽的证书和勋章。 =1^a/
$oE 4q6b
Z_' %'&Y
工厂里的工人说,刘学保有很强烈的英雄情结,逢人便喜欢说自己过去的光辉事迹。 ~C5iyXR
aM 0kV.O
18年太久了,久到刘学保真的以为自己是个大英雄了。 (Br$(XJoK}
kN9S;o@)
这一点在刘学保被逮捕后体现的淋漓尽致,警方向他出示证据,他全都反驳不出来,面色紧张,却死不承认,说自己没有杀害李世白。 Qpd-uC_Ni
A(_AOoA'
警方不慌不忙,证据在手,不怕刘学保抵赖。他们以彼之道还彼之身,刘学保当初怎样编造谎言的,他们就怎样复盘,去验证刘学保说法的真实性。 ]6OrL
TmP
}7hpx!s,
刘学保声称李世白共带了两个5公斤的炸药包,一个放在桥洞上,另一个在安装的时候被他发现了。李世白将炸药包点燃,刘学保冲上前去,把李世白打倒,抢走炸药包,然后冲过70米的河滩,来到桥下拿出那个炸药包。最后,刘学保抱着两个炸药包冲出30米,将它们一起抛出。 a#H=dIj
3DK^S2\zBm
Bir}X
首先,经过专家测试,5公斤的炸药包威力巨大,就算只相隔一米,刘学保也会被炸的粉身碎骨;若是抛出较远,刘学保也只可能受内伤,不可能是手指被炸掉。 V2es.I
Y^LFJB|b4
其次,刘学保口口声声说炸药包的导火索有20公分,警察的测试结果是20公分的导火索最慢也只能烧不到50秒,而要完成刘学保的“护桥”举动,就算一切顺利,刘学保最快也要6分钟。 ,r5<v_
]Oc
:x
“你是如何在40多秒的时间里做到需要360多秒才能完成的事情的?” ..FUg"sSO
`.aL>hf
面对警方的质问,刘学保汗流浃背,他想要否认,却发现自己反驳不了。 iM2
EEC
)|LX_kyW
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刘学保的心理防线被攻破了,隐藏了18年之久的真相终于大白于天下。 .Q"3[
MIa].S#
1985年,永登县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刘学保死刑,缓期执行。 o0 -e,F>u
4 E3@O
判决刘学保不久后,当地政府为李世白召开平反大会,李世白,这个被冤枉了18年之久的受害者,得到了平冤昭雪,他的家人历经坎坷,终于讨回了公道。 w|WZEu:0|
!~UI~-i'
人在做,天在看。
hM\QqZFyp
bI[!y#_z4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