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丰 Ue7~rPdlR
QXCI+Fcg
在安徽有个“安徽第一巨贪”,此人在落马时,打破了全省落马县委书记的多项纪录: gd*\,P
be_t;p`3
一、受贿人数和金额最多。有207人组成“行贿方阵”,向他提供了近千万元的贿赂,其中有七成都是干部。当时定远县下辖的37个乡镇,每一个都有人向他行贿过。 }PVB+i M
bZ)Jgz
6*E7}
827N?pU$)
二、卖出去的“官帽”最多。他凭借卖出去的110顶“官帽”,从中敛财150万元。 |8"HTBb\CW
R0>L[1o
{sLh=iK
6 S8#[b
三、庭审期间材料最多。起诉书72页、判决书114页、卷宗高度55厘米。 J{Jxb1:c
G+ToZ&f@
(Jm_2CN7X
这个各项数据远超同省同级别的贪官,就是曾担任定远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的陈兆丰。而定远县的人均GDP在滁州市中几乎常年垫底,是贫困县中的贫困县。 rlq8J/0/+
Yi:+,-Fso
讽刺的是,陈兆丰在当贪官之前有个理想,那就是“一定要做个清官”。 #X+)
j,Y=GjfGM
“一定要做个清官” @({65 gJ*
1949年,在开国大典顺利举行一个月后,陈兆丰于安徽肥东县的一个贫农家庭。他父亲由于在旧社会饱受地主和军阀压迫,身体一直不太好,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病死了。 9ccEF6o0=
.Kx5Kh{
万幸,当地党组织得知他们孤儿寡母的境遇后,一直都在想办法帮助他们。 g?ft;kR6S
Rs dACP
Q_Rr5/
本来没有钱读书的陈兆丰,也在国家和人民的帮助下,一路念到了大学并顺利毕业,随后在滁县地区(今滁州市)教育局和滁州中学工作。 YG_3@`-<
=B\?(
1982年,组织根据陈兆丰过往的表现,把他调进滁县地委宣传部的新闻科工作。 51A>eU|
<q|19fH-5
6年后,已经成为科长的陈兆丰作为优秀中青年干部,被地委调往定远县锻炼,担任该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Io\
iiu\_ a=0b
家人和朋友基本都不看好这个任命,“苦口婆心”地说:“一直在地委这儿干,干到老还能当个副部长,去县里干撑死了不就是个县级吗?” X!m/I
i$q
PF~&!~S>W
` WVQp"m
定远县人民政府旧照 ^t"\PpmK<d
f`Nu]#i
对此,已经39岁的陈兆丰激动地回应道:“作为一个人, 一定要有人格人品;作为一个党员, 一定要突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个国家干部来讲, 一定要尽职尽责;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来讲, 一定要做个清官!” $d'Gh2IGA
OP@PB|
这个时期的陈兆丰不喜欢收礼,有些农民和困难户为了感谢他,给他送去粮食。而他则会拿家里的东西跟别人换。比如有人送他两只小鸡,他就会拿出4条烟作为回礼。 XX =A1#H
2&M
8Wb#
后来陈兆丰回想起这个时期,心中仍不免有些感叹和后悔:“在定远的人缘关系,我可以自信地说是很好的。当然反过来也证明,如果没有这么好的人缘关系,谁逢年过节到你家去呀?所以,这又变成了坏事。” I?=Q
*og
VH/_0
`k+k&t
1990年,陈兆丰被提拔为副县长,分管城建工作。 "-9YvB#
*k/_p^
一个名叫吴影星(化名)的电影公司老板,为了感谢陈兆丰帮自己的影星商场工程进行协调,在年底给陈兆丰送去了6000元“感谢费”。 rfk';ph
B*{CcQ<5
陈兆丰原本是出于工作考量做协调工作的,但这是他发现,原来自己手中的权利能“赚”很多钱。收下这“第一桶金”后,陈兆丰抛弃了理想与初心,在腐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iMSS8J
&\A$Rj)
Z1&8U=pax
黑到心里“包公” :mij%nQ>$
值得反省的是,陈兆丰的腐化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比较像长了虫子的苹果。此时他虽然心里已经开始腐化,面子上却仍保持“清廉人设”。 ^U52
*6
(Q@+W|~
在出席各个活动以及会议时,陈兆丰特别喜欢提到一位古人:宋朝的“包青天”,因为包公在16岁时曾当过定远县县令。 : v]< h
I<$lpU_H
口口声声喊着“像包公那样亲民爱民,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陈兆丰,脑子里想的却是让百姓们把他和包公联系起来,利用当地百姓来掩盖他贪腐的事实,同时为他升官做铺垫。 MkQSq
MU=
7Y-GbG.'
QS[%`-dR2
1994年,定远县行管局要建造干部宿舍。消息不胫而走,当地不法商人对此蠢蠢欲动。 Ky+TgR
wXP1tM8T
来贿赂陈兆丰的人自然不少,不过能让他满意的人屈指可数,其中就有定远县城乡建安公司的项目经理王建安(化名),因为王建安一出手就给了他1.5万元现金。 5%9&
7
qz 'a.]{=
陈兆丰当贪官以来,头回见这么多现金。当场兴奋地跟王建安称兄道弟,二话没说就把工程交给他们公司承建了。 _.j KcDf
{x+jFj.
此后,只要有“油水”多的工程,陈兆丰就会首先想到王建安。同样,如果王建安看上了哪个工程,或者在工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找陈兆丰。 ~o+u: ]
v^vEaB
d(tq;2-
比如,当县里房改办和燃料公司要合建“安居工程”时,王建安为了承建这个工程,就找陈兆丰出面跟房改办打招呼,给王建安开了个后门。 `'~|DG}a
5i0<BZDTef
陈兆丰知道后,当场就答应了:“王老弟你放心,这事包哥哥身上了,一句话的事。”由于两人多年狼狈为奸,王建安相信陈兆丰说到做到,于是在临走前交给了陈兆丰5万块钱。 E7N1B*KI
E @7! :
此外,陈兆丰认识的“包工头”不止王建安这一个。根据后来办案人员的深入调查,加上王建安一共有9个项目经理给陈兆丰行贿,金额共计为48万元。 q
o'1Pknz
[mhY_Hmz]
!cfn%+0
其中最高的一笔账,就是王建安送的15.5万元。为了防止事迹败露,王建安把这笔钱分成6份,用了8年才全部送给陈兆丰。 "|hmiMdGB
`O[M#y%*E
同时办案人员还发现,陈兆丰收受的贿赂近千万元,给他行贿的人里只有三成是包工头,剩下的几乎都是干部,这些人行贿的钱才是大头。光是卖官鬻爵这一项,就让陈兆丰赚了超过150万元。 {d)+a$qj
Y!KGJ^.mF
明码标价的官帽 `Tab'7
1998年8月,陈兆丰从定远县长升任为县委书记后,贪念也随着权力进一步增多。 >o@WT kF]
(+_Amw!W
根据后来不少送礼人的供述,在陈兆丰那不仅能买官调动,哪怕违法犯纪了都能找陈兆丰“摆平”,但前提是钱必须够多。 +f+\uObi:
Kh27[@s
Tsa&R:SE
次年,有个乡长找到陈兆丰,说自己跟该乡党委书记有矛盾,希望陈兆丰能“支持”他的工作。 wFh{\
%P?W^mI
说着,他塞给了陈兆丰5000元钱。陈兆丰收完钱后,过了一年找到机会就把该乡党委书记调走了。 QDU^yVa_
%FwLFo^v
这些钱其实对于陈兆丰来说并不多,难度不大但是“油水”也少。相比较而言,他还是更喜欢“卖官帽”。 :Z<-J`
?wmr~j
一个叫朱万(化名)的副镇长就曾为了当上乡党委书记,先后给陈兆丰送了两次钱,共计八万块,其中还有3万块是他找妹婿借的。 Vry#
hHdC/mR
j0Q;OKu
到了年底朱万开始急了,8万块是花出去了没错,可是连一点升官的迹象都没有。升官心切的他,只好又给陈兆丰送去了4万块。 E|No$QO)
A2xORG&FD
很快,陈兆丰不仅很快把他调到卜店乡担任党委书记,在该县并入其他镇后,陈兆丰又提供了“售后服务”,把朱万调到蒋集乡当党委书记。 r8mE
]LD@I;(_
2002年年底,在乡镇换届的关口,陈兆丰甚至还搞了个“跨年活动”,整理了5页共计400多人的名单,让县委组织部根据名单安排。 ^ H'|iju
9%4rO\q
县委组织部看到这5页纸后,发现了3处违背组织原则的问题,就问陈兆丰能不能修改一下。 b747 eR 7E
>4;A(s`
UXd\Q''
结果陈兆丰一听这话就急了,当即厉声叫嚷道:“我是书记!这事我说了算,出了事我负责!”在陈兆丰的“一言堂”操控下,这400多人要么被调到其他部门岗位,要么直接升官。 b*$^8%
)Z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