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迎来“十一”假期,部分上市公司就开始“放假”了,但股民甚至一些企业的员工却着急了,发生了什么? (uW$ch@2K [}mx4i 二十余家上市公司公告限产、停产 JZl"k 9月24日晚间,金浦钛业发公告称,子公司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徐州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近日接到上级政府部门“能效双控”的要求,建议企业实施“临时限产”和“临时停产”等措施。 D1ep7ykY // k`X rpB0?h!$
[attachment=532460] 截图自金浦钛业公告。 efT@A}sV k_o$ Ci y7X2|$9z- 同日晚间,利民股份亦发布全资子公司受限电影响临时停产的公告。 w
\ U?64 不只上述两家公司,据中新网记者不完全统计,数日内已有二十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临时停产”或“临时限产”的公告。公告中,“电力供应紧张”、“配合地区‘能耗双控’的要求”被密集提及。 R^hlfKnt xWiR7~E 这一现象也引起了投资者的关注。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上市企业被频繁询问“‘双限双控’政策是否对公司产生影响?” QWncKE,O$ 在此背景下,近3个交易日,多数发布限产、停产的上市公司股票纷纷下跌,电力股则纷纷大涨,24日亦有多只电力股涨停。 /h(bMb Z ZC99/NWN ~; V5*t
[attachment=532459] 24日,A股市场上,多只电力股涨停。 {^z>uRZ3 Bu ]PNKIi
cF2!By3M
为何限产、停产? P]~apMi: 从这波发布限产、停产公告的公司所在区域看,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云南、广西等地。 Ha)Vf +W 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在能耗强度降低方面,有9个省(区)上半年能耗强度不降反升,为一级预警,其中就涉及江苏,浙江为二级预警;在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有8个省(区)为一级预警,包括广西、云南、江苏等地。 |ee A>z"I :{g;J 此后,多省市召开落实“能耗双控”(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工作部署会,不少预警地区采取实质性措施。 _HAtTW l_2B
[attachment=532461] 资料图:10MW光伏发电场。 -eQ>3x&3r rGn6S&- 如,9月8日至9月30日,江苏省开展2021年综合能耗5万吨以上企业专项节能监察行动;9月11日,云南省发布通知,要求确保绿色铝企业9-12月份月均产量不高于8月份产量;9-12月份工业硅企业、黄磷生产线的月均产量不高于8月产量的10%。 ^uV=|1<% 9月16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提出坚决管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建立在建、拟建、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清单,明确处置意见。 +u[^@>_I0 同日,生态环境部网站发布《重点区域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征求意见稿)》,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以石化、化工、煤化工、焦化、钢铁、建材、有色、煤电等行业为重点;严格落实能耗“双控”等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两高”项目要坚决整改。 xlP0?Y1Bl 地方“能耗双控”需避免“一刀切” OsrHA 1_=I\zx( 多地、多行业开展“能耗双控”,在业内看来,有利于降低电能消耗,缓解煤炭消费紧张。 ^b;3Jj 受煤炭供给紧张等影响,煤炭价格持续走高。尤其是8月以来,煤炭现货价格持续上升,期货价格屡创新高。 es6]c%o:t^ u3G.xlHH[
[attachment=532462] 资料图:煤炭铁路运输。 >WcOY7 +jPJv[W 6?BV J X-_ $jKfM 随着“能耗双控”政策密集落实,企业轮番接到限产通知,“对下游的产能、商品价格方面或带来一定的压力。”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中新网记者。 T4JG5 @'~7O4WH “近期部分地方政府为遏制高耗能行业能耗过快增长,根据‘能耗双控’进度,组织开展高耗能企业用能预算管理、有序用电和错峰生产等措施,这是对原有忽视节能减排工作的纠偏措施,但必须注重方式方法,避免‘一刀切’‘简单化’等做法。”浙江省能源局负责人23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wQA
A)5;ae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认为,要防止降碳被滥用,成为行政性不当干预的另外一种借口,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实现“双碳”目标,关键是用绿色技术替代传统技术,是要减少碳排放,而不是减少生产能力,人为地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 _k|k$qxE 83i;:cn t+l{D#?a
ja-,6*"k )wM881_! _?I6[Mz 来源:中国新闻网 O{<uW- aA6m5 RSTA!?K/. B>kVJK`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