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X202123693 |
2021-07-09 23:06 |
2003年,河南省一起刑事案件宣判,引起河南、安徽两省人民的高度关注。 $KH@,;Xz w+3>DEfz 为什么会受到如此多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被判死刑的犯罪嫌疑人年仅三十四岁,却是一名名副其实的杀人狂魔,另一方面因为这名犯罪嫌疑人从2001年到2003年在河南安徽两省疯狂杀害四十一人。 v?%0~! l92!2$]b _p$"NNFN 这名嫌犯名叫卞况,1969年出生,是个地道的安徽农民。尽管是农民,但卞况并不具备在农民身上质朴善良的品质。 @?j@yRe 1uY3[Z9S 恰恰相反,从小卞况就不学无术,连小学都没上完,刚读到二年级就退学了,这样的学习经历,别说掌握了什么科学文化知识,连基本三观都没有很好的建立。 t0I>5#*WU <Q\H 6HB]T)n 一九八八年,十九岁的卞况因偷窃农牛罪被判入狱,同年因盗窃农牛被判入狱五年。 zv|M*Wu sOjF?bCdO 想不到年纪轻轻的卞况并不安稳接受政府的改造,在狱中服完刑期,打起了越狱的主意,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服刑时间又长了六个月。 Bd.Z+#%l" GW:\l~ d 一九九三年,已二十四岁的卞况终于从监狱里出来,原以为自己会安安静静地过平平淡淡的日子,没过多久,卞况又因抢劫罪而再次回到监狱,这一次卞况要结结实实地待上七年。 s?~8O|Mu' ]zy~@,\ @>gD1Q7v b 一九九九年,已经三十岁的卞况终于再次从监狱出来。 /H.(d 4C widI
s[
) 头脑不清醒,性格多么残暴,自以为受了冤屈就有权剥夺其他无辜群众的生命。 gRw.AXRa T:dX4=z 狂乱的犯罪 ;4R=eI 0K`ZX&K?W 从2001年开始,卞况伙同其他犯罪分子,先后在河南、安徽等地作案。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在受害人睡着的时候就开始行动。 _u`B3iG Y]M^n&f 初次作案,卞况杀害了一位废品回收老板;第二次作案,卞况杀害了两个乡村老人。 '[n)N@h T&mbXMN 鉴于前两次犯罪,卞况愈加胆大妄为,除了非法强夺他人生命外,还顺手牵羊地对女性受害人实施强奸。 3a/[."W
u vx PDC~3; 他不但靠自己积累的犯罪经验开始实现自己所谓的目的,而且逐渐和公安干警“斗智斗勇”,当地公安机关多次实施抓捕行动。 sio)_8tp CF,8f$:2 /bu'6/!` 2002年,卞况杀人狂魔的本性已显露无遗,最典型的是在驻马店犯下的罪行。 {rtM%%l ;7wwY$PBH 卞况和他的同伙一个晚上就把一家七口都打死,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灭门事件。然而,狐狸再狡猾,也敌不过好猎手。 zL6
\p)y $8EV,9^U nq),VPJi 早已一贫如洗的卞况被安徽警察在自己家乡的大缸里捉鳖,尽管他极力想金蝉脱壳,但最终还是被警察抓到了。 Gmqs`{tc IsWcz+1n 讯问过程中卞况外强中干的性格特征极尽彰显,本以为公安干警会对他用刑,只是想到只是晾着,已经击溃了他的心理防线。 n=;';(wR[ `X3Xz! 通过司法程序,卞况在2003年被河南省法院判处死刑,无辜的受害者终于可以悔过。 )#)nBM2\ (0X,Qwx J&n ^y 卞况从一开始就对社会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识,这与其成长环境有关,也与他所受教育程度低有关。 'MSEki67 [..,( 认识能改变命运这句话,在这里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没有知识的命运也许会走向歧途。 @*bvMEE /0Rt +` 虽然义务教育并不能靠升官发财致富,但基本正确的三观可以保证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人生第一颗扣子,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