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网(无图版) -> 八卦爆料 ->正文 登录 -> 注册 ->

龙邦镇吕那村外屯陆万同种桑养蚕,织出贫困户的致富之路

金秋十月 2020-09-29 09:21

酒过三巡,胃里淌着老乡自酿的土酒,耳边听着饭桌上陆家人笑声不断,胃里、心里暖洋洋。环顾四周,通壁白墙,水泥地板也被打磨得锃亮,夏天的微风夹带着门口茉莉花的清香,让人食欲大开。此情此景,让我不禁回想起2017年9月21日——第一次来到陆家的日子......2017年正是脱贫攻坚战打得如火如荼的一年,我们主动请缨,投入脱贫攻坚这场战役。龙邦镇吕那村外屯陆万同户是我的帮扶对象。人畜同居的居住环境在当时的农村已是常态,他们家也不例外。但松动的木质结构、房顶上尼龙布料的补丁常常经不起恶劣天气的摧残,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苦不堪言。站在屋内,从四面木板缝中灌入的冷风夹杂着牲畜的粪便的气味,像冒着青烟一般从四面八方扑鼻而来,看着空荡荡的、毫无生气的房间,顿时冷在头顶,寒在身上,急在心里。房屋的简陋、牲畜粪便的气味、生活的贫苦、陆家人渴望搭乘脱贫攻坚这辆快车实现致富的眼神让人感慨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不留余力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实现脱贫攻坚的伟大,也让我埋下了一颗与国家同心同力、全力帮扶的决心。 NE2sD  

[attachment=505588]
sq(Ar(L<  
经过深入交谈,我知道陆万同全家也很想要通过劳动发家致富,但苦于没有门路,也没有什么技术,无奈到处碰壁,找不到发展之路。对此我多次深入靖西各企业、乡镇开展市场调研,对比靖西各区域的扶贫产业,发现种桑养蚕是一项轻劳力、成本低、见效快、收益高的产业。根据陆万同一家的现状,发展种桑养蚕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再者政府对于桑蚕产业的扶持力度也很大。在多次动员和鼓励下,陆万同一家决定开始种桑养蚕。但一开始由于技术不娴熟,产量并不高,收益也不明显。陆万同一度灰心,甚至觉得贫困是命运的安排,走不出去了。为此,我多次利用夜间时间到他们家探访,为他们鼓励加油,闲暇时也加入他们,一同劳作,力求攻克每一项困难。思想懈怠了,我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思考,消除后顾之忧;技术难掌握,我带着技术人员下乡手把手的给予指导;初期资金匮乏,我向上级积极申请补助资金,同时个人资助3000元,解决他们的产业启动资金问题。我常说:“功夫不怕有心人,只要有决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儿,再者国家为了我们群众能够脱贫致富,颁发了许多补助政策,社会各方力量都在帮助我们,这是难得的好机会!”陆万同一家很受鼓舞,不畏艰难的眼神里更多了一丝坚毅。 3ZL7N$N}7  
[attachment=505593]
X,EYa>RSy_  
为了能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我积极帮助他们申请危房改造补助金,同时个人再捐献5000元,尽了自己的一份力量。2018年陆万同一家终于建起了一层平房,不仅改善了居住环境,卫生安全也有了更大保障。初尝到脱贫果实的陆万同并不止于此,立誓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好的生活。上天总是眷顾这些勤劳的人的,一年后,陆万同靠养蚕攒下的钱又建起了一层楼,小平房变成了小洋楼,生活也更上一层楼。只有贫苦过,才更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为了节省开支,陆万同父子俩还自己动手抹批灰、铺地板,真正做到了自食其力,自力更生,突显了他们在国家开展扶贫攻坚战役后,在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产生了一种属于他们的自强不息的内生动力。搬进洋楼的那天,他激动的拉着我的手,哽咽地说:“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有你的帮扶。” gDNTIOV  
[attachment=505589]
图为陆万同户房屋改造前 d)1sP0Z_@  
[attachment=505590]
图为陆万同户房屋改造后
csX*XiDWm  
正是秉着这股不达目的绝不放弃的决心,陆万同逐步走上脱贫之路,年增收3万多。“自从养蚕之后,心里觉得踏实多了,只要自己勤快点,种的多,就赚得多”,陆万同话音刚落,儿子陆世热就已收获了满满一筐洁白的蚕茧。从无到有、从没收益到有收益,从小木屋到钢筋水泥房,陆万同一家紧随脱贫攻坚的热潮,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曾经感叹命运的不公,如今感恩时代的机遇。 5m USh3  
[attachment=505591]
图为改造前屋内环境 ^xw [d}0 S  
+.#S[G  
[attachment=505592]
图为改造前屋内环境 `J#xyDL6?  
“中国梦”听起来遥不可及,但却是千千万万个老百姓共同的梦想。如果没有加入脱贫攻坚,我也许想像不到要如何帮助那么多在大山深处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百姓。但就是这样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一点一点实现了。回首来路,我看到泥泞的小路变宽变平了;我看到沿边的小溪更通畅、更清澈了;我看到乡民不再愁眉不展,幸福的微笑洋溢脸庞;我看到一间间村舍披上了砖墙,安全坚固;我看到青山绿水相映成趣,老人孩童其乐融融......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只有真心付出、真心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在攻坚战役中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体现出自我价值。我庆幸加入了这场战役,如果没有参与这场脱贫攻坚战役,人生将会留下很多遗憾!



查看完整版本:
[-- 龙邦镇吕那村外屯陆万同种桑养蚕,织出贫困户的致富之路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ingxi.ne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