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閑 |
2018-03-29 21:26 |
唤醒激情 靖西二中冯学望 在初中讲台上一站就是30多年,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我已经记不得上过多少遍了。上学期,面对这篇课文,我决定只用少量的课件展示,用最原始最简单的提问点拨的方式激发学生探究课文。
文章以“背影”为标题,父亲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也是背影。背影在文中多次出现,是贯穿文章的主线。对“背影”的理解,学生应该难度不大了。于是,用课件简单引入课文后,我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感受文本记录的事件及字里行间饱含的父子深情。
“父亲该不该到车站送我?”我把课件亮了出来时,好多同学迟疑了起来。“怎么不该?”有的同学低声质疑。
“不该!”一向大胆的凯娜举起右手回答,更多的同学面面相觑。
师:“不该送,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当时已经20岁了!”
师:“是呀!还有什么理由吗?”
生:“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师:“不错,这也是理由。”
生:“还有,父亲已经委托茶房照看了!”
师:“好,理由还有吗?”
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回答出“父亲赋闲在家”“家里境况不好” “父亲情绪低落”等可以不送“我”的理由。
“好了,看来同学们阅读课文很详细,探究出不少问题来。父亲本来可以不去送‘我’,但还是送了。为什么这么写呢?”我继续启发道。
“这样更能体现父亲深沉的爱!”宇翔同学语气坚定地说。
我充分肯定同学的答案后,边播放下课件边说:“那么,父亲应该去买橘子吗?”
顺着刚才的思路,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容易理解了,问题一出,好多同学脱口而出:“不应该!”
师:“为什么呢?”
生:“橘子又不是非买不可。”
师:“嗯,有道理。如果这个细节改为父亲去买快餐,那一样吗?”
生:“不一样!小事情更能体现父亲的爱!”
师:“对,这就是写作中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那么,要买橘子该是父亲去买吗?”我边展示课件边提出问题。
“不应该!”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
“因为父亲年纪那么大。”“父亲肥胖爬月台很困难。”……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多角度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便引导学生全面探究“父亲买橘”的情节。
上课时间即将结束,我对课堂进行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是父亲可以不送‘我’,但却送了,为什么这样写呢?”
“体现父亲对‘我’的爱!”同学们齐声回答。
“第二个问题是,在车站,橘子是可以不买的,但父亲还是买了,那是因为——”
“父亲的爱!”同学们大声地接过话。
“第三个问题是,要买橘子,父亲可以不亲自去买,父亲却去了,那还不是因为——”
“爱!”同学们脱口而出。
“嗯。可以不做的事偏要去做,可以不做的事一定去做,这样选材更典型,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课堂小结中,我顺势延伸为写作辅导,“以往写父母的爱,同学们喜欢写母亲为我做饭;我发热了,父亲背我上医院,这样写生动吗?”
生:“不生动!”(大笑)
师:“是呀,孩子生病不送去医院才算本事呢!”
生:“哈哈!”(又是哄堂大笑)
师:“有这样写的吗?”
生:“有,有。好像读过‘我’患了眼病,母亲用舌头舔的。”
师:“那是胡适先生写的,印象深刻吧?是因为母亲的唾液有药用功能吗?”
生:“不!那是因为爱!”
不知不觉中,下课时间到了,同学们意犹未尽。那一堂课后,学生越来越喜欢对课文思路的探究,课堂变得越来越活跃。我想,一堂好课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是在于学生收获了多少。老师的作用是不断唤醒学生的激情,让他们产生不竭探究的动力。
看来,上好一堂课,我们永远在路上。
[attachment=43867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