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向左转一圈,再向右转一圈……”近日,走进靖西市龙邦镇大莫村弄关教学点,远远就听见操场上传来李春谋铿锵有力的声音,孩子们跟着节奏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认真排练着苗族传统芦笙舞。 a(x?fa[D [attachment=552319] FC>d_=V ?J&)W,~ [attachment=552321] ><Z'D {NQoS" 靖西市龙邦镇大莫村弄关屯地处中越边境一线,与越南高平省茶岭县戈梅社仅一山之隔,全屯50多户村民全是苗族,是靖西市唯一的苗族聚居地。在这里,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美丽的校园成为了边境线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而这颗“明珠”闪耀的背后,是一个坚守讲台25载守护苗寨未来的感人故事。 f&I7,"v HnZPw&* [attachment=552320] HOPqxI(k 李春谋是土生土长的弄关屯人,上世纪90年代,由于交通闭塞、信息不畅,村里辍学学生多,弄关屯的村民逾八成文盲。1996年,李春谋幸运地成为了村里第一位中师班学生。就读靖西县教师进修学校中师班期间,家庭原本不富裕,仅靠父母亲务农艰难求学的李春谋,到了第三个学期,家里的牛已经卖光,实在没办法,他只能含泪离开了校园。 !:
us!s [attachment=552323] ")`S0n5e .[j%sGdKl 天无绝人之路。时任靖西县支教队长的广西艺术学院覃超柏教授,了解到李春谋因为家庭困难辍学后,亲自坐车到龙邦镇,再从镇上走三个多小时山路找到了李春谋。看到李春谋家庭实际和苗寨的贫穷落后,覃超柏决定资助李春谋,他对李春谋说:“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你看,村子里有很多的弟弟妹妹甚至连书都读不上,你愿不愿意在中师毕业以后再回到村子里教书5年,5年之后你可以离开,到哪里工作都可以,算是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热爱读书的李春谋没想到辍学后还能再回学校继续学习,他不禁嚎啕大哭,欣然答应了覃超柏教授,两人做了一个“毕业后回到大山教书5年”的约定。从此,覃超柏每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100元作为李春谋生活费,让他安心完成学业。在覃超柏的资助下,1999年9月,从靖西市教师进修学校中师班毕业的李春谋毅然回到了弄关小学,成为一名代课教师。曾经的弄关小学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整个学校仅有两间用石头砌起来的平房充当教室,没有围墙,乡亲们放的牛养的鸡鸭鹅羊随时都会在教室边上撒欢,所谓的操场也只是稍微平整一些的泥土地,下起雨来还泥泞不堪。就连教室里的黑板,还是先前的老师摸索着拿墨水涂到墙上去,哪一块平就涂到哪块,当做黑板用。而这些都还不是刚到弄关小学任教的李春谋觉得最糟心的,最糟心的是三年级孩子们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仅有0.5分!面对这样的成绩,李春谋很是心痛。 Wm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