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网(无图版) -> 八卦爆料 ->正文 登录 -> 注册 ->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长期任务、系统工程,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

下田青蛙 2022-12-03 17:5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长啥样?如何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负责人聂新鹏表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基础设施基本完备的乡村,是公共服务普惠可及的乡村,是广大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是治理有序充满活力的乡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乡村。 5Bp>*MR/".  
   "%ZAL\x  
   qoSZ+ khS$  
看点  01 jJV1 /]TJ  
KtcuGI/A  
iZE7 B7K  
42=/$V  
——稳扎稳打,因地制宜,让农村逐步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列入“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 b!T-{Ns6  
/Q2HN(Y  
L}VQc9"gc  
   S{nBQB<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就是要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生活。”南京林业大学农村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高强说,要努力实现农村基本生活设施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公平可及,农村环境生态宜居,乡村风貌各具特色。“坚持求好不求快,既要坚决反对不担当、不作为,也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乱作为。”高强认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委书记尹冬苟说。 #F#M<d3-2  
   B=HE i\55K  
   4k)0OQeW6  
" ""pe+Y  
看点   02 =}%Q}aPp  
g(l:>=g]?  
P=m l;xp  
——拓宽乡村发展空间,增加县域就业容量,让农村创造更多农民就地就近就业机会就业是民生之本。去年有1.62亿农民工在县域内就业,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55%。 kC iOcl*$  
“乡村应该成为农民就业创业的大舞台。”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陆汉文说,要全面拓宽乡村发展空间,增加县域就业容量,支持农村创业创新。 P\%aJ'f~  
“发展产业要因地制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多方共育富民基础。”湖北省枝江市委书记余峰说,枝江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利益联结”的产业发展模式,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就业机会更多留给农民。 H`nd |  
   Tbj}04;I  
   vT#m 8Kg  
!X\aZ{}Q  
看点    03 ?nwg.&P  
——加强乡村治理,提升乡风文明,让农村保持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和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yL_ \&v  
N>IkK*v  
h* V~.H  
6o]j@o8V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文明向上、稳定安宁的乡村。”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吕志奎说,要更加注重在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上下功夫,努力实现乡村治理效能显著加强,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sMcN[r  
   'H(khS  
   rw#?NI:  
`S|T&|ad0  
看点   04 5P[urOvV  
——城市和乡村要各美其美、协调发展 w g^'oy  
   {yM@3v~  
H^XTzE  
[6CWgQ%Ue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街道孙家湿地田园综合体里,游客不少。“借助乡村振兴的东风,吸纳城市资金、人才等资源要素,我们成了城市的‘后花园’。”孙家村党支部书记崔惠恩说。在全国,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向乡村汇集。截至今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比2017年末增长52.2%;全国返乡入乡创业人员累计达1120万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要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走好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让农民在城乡之间可进可退、自由流动,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携手奔向共同富裕。”浙江省嘉善县委书记江海洋说。 "DSRyD0M  


来源:人民日报 {Z}zT1kA  
^L-; S  
bd&Nf2  



查看完整版本:
[--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长期任务、系统工程,要遵循乡村建设规律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ingxi.ne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