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网(无图版) -> 八卦爆料 ->正文 登录 -> 注册 ->

靖西市农建文:锲而不舍攻蚕业  用坚守带富乡亲

小面 2022-11-17 10:19

十年间,他从一名返乡创业人员到远近闻名的养蚕能人,他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带动当地群众种桑养蚕脱贫致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好评。他叫农建文,是一个平凡的人,做平凡的事,过平凡的日子,他身上一点一滴无不折射着高尚的品格。 5B_-nYJDt  
!x+MVJ]  

[attachment=545268]
&?&'"c{;m  
W5 M ]  
2013年,农建文家被识别为贫困户,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生活逐步得到改善,农建文也抓住了政策利好的机会开始返乡种桑养蚕。面对四定村落后的自然条件,农建文敢想敢做,大胆创业;通过他的不懈努力,成功种桑30亩,从蚁蚕到蚕蛾的过程全程严格把关,每天奔走于蚕房和桑园之间。 (8+.#1!*  
靖西市吞盘乡四定村德直屯致富带头人农建文说”:我在广东打工的时候,家里的孩子、老人没人照顾。正好当时,政府就号召我们种桑养蚕,我就抱着一种试试的心态,一边种桑养蚕,一边照顾家里老小。期间也遇上很多难题,但是我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做到现在。” 3ZLr"O1l)  
'cWlY3%t  
d91I  
[attachment=545269]
8s\8`2=  
/2=_B4E2  
功夫不负有心人,农建文首年养蚕大获成功,当年收入实现增收4万多元。2014年,农建文发现全乡一个培育蚕种基地都没有,农户购买蚕种路途遥远,大老远运过来的小蚕,大大增加了病死的系数,闲不住的农建文开始研究培育小蚕起来,虽然养大蚕是个能手,但对于育蚕种还是个门外汉,共育技术要求高,要有小蚕专用的桑园、技术过硬的饲养人员以及完善的消毒和温控设备,在培育的过程中农建文碰了不少困难,他每天都要忙碌十几个小时,寸步不离,劳心劳力。 PL9zNCr-[  
qFB9,cUqh  
Aigcq38  
[attachment=545270]
aU,0gvI(}  
[attachment=545271]
Tey,N^=ek  
V7qCbd^>XJ  
靖西市吞盘乡四定村德直屯村民农意说“:现在建文哥有技术了,每家每户都跟着他种桑养蚕,要他的小蚕宝宝来养,遇到技术方面的问题,都会去问建文哥,现在村里基本每户都会养蚕了,在他的带动下我们养蚕也逐年增收了。” Tq_1wX'\  
“一直到2015年,我把那个小蚕工艺做的比较好,饲育出的小蚕基本上都是优质的小蚕,给大家饲养大蚕,有一定的保障,可以增加乡亲们的经济收入。”农建文说。 Nu>sp,|A  
t"jIfU>'a/  
$@XPL~4  
[attachment=545272]
2X qPZ]2g  
农建文脱贫致富不忘乡里乡亲,平日里不仅传授养蚕技术,还乐心帮助其他养蚕户,2016年在他的带动下德直屯几乎每家每户都种养起了桑蚕,群众实现年增收2万元以上,受他的影响附近屯越来越多的农户也种桑养蚕,养蚕的多了起来,学技术的多了起来,产业兴旺了,群众的钱袋子也鼓了,2016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y=y/d>=w  
农建文说“:到2021年,我们村成立了四定村桑蚕党支部,党员之中,我们互相协调,互相学习,今年我们总共育了600多张,预计收益达到170万左右。我们要更加努力,打算明年决定要育出1000张小蚕,把明年的工作要做好。” ;2+ FgOj  
7] R6  
6yV5Yjs  
[attachment=545273]
:5q^\xmmq  
N4[ B:n  
靖西市吞盘乡四定村驻村第一书记黄焕亮说“:在他的带动下,农户看到养蚕有收益,纷纷向他学习种桑养蚕技术。到现在,他总共带动了全村102户,约500人。到现在,在他的带动下,全村共发展桑蚕(种养)4000多亩,产值约800多万元,产业覆盖率达到85%四定村创业人数约将近1200人。” ;))[P_$zB  
sASAsGk<  
wR`w@ 5,d  
[attachment=545274]
qen44;\L  
\k2C 5f  
2020年,农建文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从一名返乡创业人员到远近闻名的养蚕能人,引领带动当地群众种桑养蚕脱贫致富,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力量。 Y0R\u\b  
.N'%hh  



查看完整版本:
[-- 靖西市农建文:锲而不舍攻蚕业  用坚守带富乡亲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ingxi.ne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