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网(无图版) -> 八卦爆料 ->正文 登录 -> 注册 ->

八卦  2013年灭门惨案:老父砍死儿子一家四口

JX202131598 2021-11-30 12:09
2013年3月11日凌晨,安徽淮南凤台县朱马店镇,尚在睡梦之中的朱根浑然不觉,一柄屠刀已悄然高悬在他们一家四口的头上。 `OO=^.-u  
# Y/ .%ch.  
原来,凶手早已潜伏在朱根家附近,此时正携带着事先准备好的尖刀、斧头、钢管、大锁,顺着梯子攀入朱根家的院子,并顺利进入了没有上锁的卧室。 Hg\+:}k&9  
d~1Nct$:  
看着熟睡的朱根一家四口,凶手没有丝毫疑虑,抄起钢管朝着26岁的朱根头上、颈部、胸口狠打几棍,又拔出尖刀向着朱根的胸腹间连捅几刀。 xs_l+/cZ  
$R4[TQY).!  
朱根的妻子陈静被惊醒,慌忙用双手从右后方勒住凶手颈部,反被凶手拖拽到地上。25岁的陈静力弱,凶手捅了她几刀之后,再举起钢管朝她头上、背部连续捶打,直至陈静一动不动地倒在血泊之中。 6m"_=.k%  
BQq,,i8H  
眼看朱根夫妻都已活不成,凶手却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看着一旁已被惊醒的朱家2个幼儿,凶手一不做二不休,上前就将2个幼儿全都掐死。可怜两个无辜幼童,一个年仅3岁,一个还只是1岁多。 =X6WK7^0  
_R-[*ucq  
(F@.o1No%  
灭门惨案过后,凶手还在现场留下一封遗书,声称“杀人者不一定是坏人”,而后从容将朱根家的房门掩上,扬长而去。 #K:|@d  
{KYbsD  
凶手是谁?为何连幼童都不放过?为何又在行凶之后留下遗书? Ao~ZK[u  
Y>LgpO.  
凶手身份,令人唏嘘 ,y@`wq>O  
由于女婿、女儿的电话接连一两天无人接听,朱根的岳母放心不下,前往朱家探望时发现了此等惨剧,立即于2013年3月12日上午11时许进行报案。 zY6{ OP!#  
c |OIUc  
因为在案发现场留有遗书,专案组很快就锁定了凶手,并在41个小时之后将凶手抓捕归案。令所有人唏嘘不已的是,凶手并非别人,正是朱根的亲生父亲,时年51岁的朱敬四。这一场灭门惨案,也是朱敬四筹谋已久、蓄意为之的。 a "uO0LOb  
`KBgVhS>  
<8nl}^d5  
凶手归案之后,当地的许多村民在为无辜丧命的幼童扼腕叹息之余,也不免对朱敬四抱着一丝同情。因为在外人的眼中,朱敬四的性子虽然比较直,但总体来说还算是个朴实的人。 bI/d(Q%#<  
{Hxvt~P  
在记者的采访镜头面前,也有一些村民表示:“现在风气不好,有些年轻人实在是不像话。” %y ;E1pva  
iTJSW  
那么,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让朱敬四做出残杀儿子一家四口的举动呢? H. UwM  
69AgPAv<k  
房产之争,父子反目 oace!si  
朱敬四有2个儿子,朱根是小儿子。 *NzHY;e  
iLiEh2%P  
由于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朱根属于超生,故而幼年时期的朱根都住在外婆家,直到6岁之后才被接回朱敬四身边。或许是这样的原因,也导致了朱根与父母之间缺乏一定的亲情。 G66A]FIg  
*vqlY[2Ax  
多年打拼,朱敬四在朱马店镇的街面上盖起了两栋房子。按照朱敬四的想法,自己的两个儿子刚好能给他们一人一栋。 jsL\{I^>  
EkS7j>:  
2008年,朱敬四将位于马店村南街的房子赠予朱根,并与其同住。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父子二人之间的矛盾开始显露端倪。 i j&_>   
8q*MhH>6I  
朱敬四分给朱根的房子属于老街,分给长子的房子位于北街。在2008年的时候,两处房子的市值相差并不大,大儿子分到的房子大概能值二三十万元,小儿子分到的房子也能值个二十万元左右。 q{I,i(%m8  
d:jD  
pcwkO  
但也就是这样的差距,使得朱根心里极不平衡,认为是父亲偏心,搞得房产分配不公平。自此之后,父子二人之间的纠纷不断,矛盾日益尖锐。 02OL-bv}HS  
vX|ZPn#  
在村委会的调解下,决定由朱敬四的长子给予朱根6万块钱,作为对两处房产差值的补偿。 <+ 0cQq=2  
ug*#rpb  
而哥哥的这一次补偿,并不能平息朱根内心的怨恨,尤其是知道了这6万块钱实际上是朱敬四的钱,只是“借着”哥哥的手转到自己手里的时候,朱根更是认为父亲偏心至极。 HH =sq  
,b!!h]t  
朱敬四分给儿子们的两栋房子虽然都是临街面,但是随着城镇发展速度的加快,两栋房子的价值增长却是不可同日而语。眼看哥哥分到的房子升值空间越来越大,朱根对父亲的怨恨更是日益加深。 q y"VrR  
R r7r5  
情绪上的愈加不满,让朱根开始对朱敬四拳脚相向。由房产之争引发的家庭矛盾,从一开始的口角之争,变成了朱根对于朱敬四的拳打脚踢。 a'=C/ s+  
oxT..=-  
朱敬四原本跟着朱根一家同住,但朱根、陈静夫妻与他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这个家是待不下去了。无奈之下,朱敬四带着老伴背井离乡,前往张家港打工。 p"" #Gbwj  
Blv!%es  
子持刀追父,父灭子满门 JbN@AX:%  
有句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 v3SH+Ej4  
^c",!Lp}{  
但是对于朱敬四来说,却是:“想要躲得起,除非不回家。” Bwv@D4bii  
(GB2("p`  
2012年2月,由于亲戚离世,朱敬四夫妇回家吊丧。朱根发现了父母的衣服之后,不仅将其全部扔掉,还扬言着:“以后回家,见一次打一次。” ma@3BiM  
)2t!= ua  
2012年9月、10月间,由于朱敬四的堂兄离世,朱敬四再次返乡奔丧。不料,朱根却在看到朱敬四之后立即抄起一把刀进行追打,好在被一众乡邻拦了下来。 2]W"sT[  
GjlA\R^e  
都说养儿防老,可在朱敬四这里,却是有家不能回。这样的结局,让朱敬四感到了绝望,内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他暗暗打算着,一定要跟小儿子做一个了断。 <\uz",e}  
HPJ\]HV(  
在人们的认知当中,过年就意味着其乐融融的一家团圆,但是对于朱敬四来说,他已经有好几年不能回家过年。 }? j>V  
 Gh;Ju[6  
RSEo'2  
在后来的庭审现场,朱敬四也曾略带哽咽地说:“我想回家给我父亲上上坟,给我妈上上坟,跟我大哥讲讲话,我实在是想家,我想家,我想家想得我都成夜哭,可是进家他就拿刀砍我。” 9i4!^DM_  
A;VjMfoB  
2013年2月25日,元宵刚过,朱敬四带着老伴回到了凤台,二人没敢回家,只是找了一间旅店住下。在旅店中住了小半个月之后,朱敬四决定动手除掉朱根这个小儿子。 Pl(+&k`}  
l1BbL5#1Q>  
2013年3月8日,朱敬四买了尖刀、钢管、斧头、竹梯等,并于3月10日晚间带着这些行凶工具潜行到朱根家附近,并于11日凌晨借着竹梯翻进院中。 s6Ox!)&  
$@k[Xh  
由于房子是自己一手建起来的,朱敬四清楚知道各个角落的布置,也知道朱根卧室房门并未安锁,朱敬四轻车熟路地进入了作案现场,并制造了灭门惨剧。 _q*4+x  
^M36=~j  
m:|jv|f  
然而,就算是被朱根逼到绝境,可为何朱敬四还要残忍扼死两个年幼的孙子呢? 1d)wE4c=Z  
%%J)@k^vH  
在面对侦查人员讯问的时候,朱敬四说:“杀了他们父母,这两个孩子没有人养,长大也要变坏,所以决意把4个人全杀了。” dE R#)bGj  
? ->:,I=<~  
在庭审现场的时候,朱敬四也说:“我两个儿子都不管用,他两个儿子能有啥?” ^~~&[wY  
5A(zQ'6  
整个庭审过程,朱敬四对于杀害儿子一家四口的事实都是供认不讳,但却始终没有表现出一丝丝的后悔。 \7M+0Ul1  
$t.i)wg +  
2014年3月4日,朱敬四被押赴刑场,执行死刑。 -=_bXco}  
pUtd_8  
这一出人间惨剧看下来,实在是令人不胜唏嘘。 gx+bKGB`  
v_-S#(  
悲剧过后,是怎样的反思? H{Tt>k  
人说“百善孝为先”,人说“虎毒不食子”,这才是我们传统之中的伦理之道。 PR rf$& u  
nk.m G ny  
然而,在朱敬四、朱根身上,我们却似乎只看到了一种诉诸暴力的“丛林法则”。 {.c(Sw}Eo  
Omy4Rkj8bh  
儿子、儿媳对于赠予自己房产的父亲不但毫无感恩孝敬之心,在村委会调解、拿到补偿之后更是变本加厉,以威胁、殴打的方式以发泄自己的不满。 0 ?kaXD  
<-KHy`u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养儿如此,父亲也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在最终的情绪爆发之中,朱敬四不仅杀害了与自己有着深刻矛盾的儿子、儿媳,在杀红了眼之后甚至连2个幼儿都不放过,可这尚不懂事的孩童又能有什么错? F&?55@b  
Bc%A aZ0x  
)wkh  
仅以朱家的这场灭门惨案来看,仅以朱根的价值观来看,在他的认知中,“没钱”远比“不孝”更为丢脸,我们只看到了一种近乎掠夺式的占有父母财产,却看不到丝毫的尽孝之心。 I L dRN  
+c&n7  
朱敬四受到殴打,原本也可以通过法律解决的,但他终究仍是选择了诉诸暴力。根据朱敬四的供述,他是知道杀人犯法的基本常识的,也是知道可以通过打官司拿回自己房产的道理的。 i oCoFj  
<s/n8#i=H  
然而,朱敬四却说:“打官司能帮我要回房子,但能保证我儿子将来不打我、不骂我么?能保证我儿子将来孝敬我么?” .Y B}w  
h!# (.P  
有人说,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一种转型之痛,即价值观的转型之痛。 rUZRYF4C  
zs#s"e:jeR  
事实上,随着“金钱至上”等价值观的不断冲击,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也确实面临着严重的失衡危机,许多原本很是清晰的价值观判断被模糊,从而迸发出了诸多极端表现。 :EOx>Pf_9)  
ie4keVlXc  
在传统的伦理体系当中,子女若是不孝,必当受到宗族、家族、社会的谴责与纠正,这是一种公共道德、社会制约的力量。而在这出惨案发生的前几年,朱根的不孝行为从未得到纠正,这或许就是这种制约力量正在逐渐失灵的体现。 ,M@LtA3g  
3exv k  
0].x8{~o  
但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不管价值观如何转型,维系父母与子女之间代际平衡的主题永不会变,即“教养”与“反哺”。 l !VPk"s  
p0Cp\.  
父母教育、抚养子女做人,子女赡养、善待父母报恩,这是永恒的人伦主题。

JX202142591 2021-12-02 17:43
[s:417]

JX202189566 2021-12-27 14:06
[s:433]

JX202213479 2022-01-12 14:24
[s:375]


查看完整版本:
[-- 八卦  2013年灭门惨案:老父砍死儿子一家四口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jingxi.net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