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一条虫 |
2021-11-15 10:25 |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 “五音不全” 却很自信 “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吗? 不巧,还真的是…… U4DQ+g(A
uHBEpqC% l7 +#gPA ]Qo.X~] “唱歌跑调”是一种病吗? Q9(J$_: ZZkxEq+D 56;(mbW $Hx00
h o 正如语言障碍被称为“失语症”,对音乐的感知也会存在障碍,医学上称之为“失歌症”。 0_}^IiG >^1|Mg/!> hSxlj7Eo^T 对失歌症相关病变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825年就有关于人类对于音乐感知差异的研究,直到1890年德国医生诺布洛克建立了音乐处理的认知模型,并首次定义了失歌症(amusia)。 R W=<EF& 6GxQ< ]=s!cfu 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踏足失歌症领域的研究,才慢慢使得唱歌跑调者生理层面的不同逐渐明朗。 [}7j0& O*hd@2hd S?X2MX 目前学界认为,失歌症属于失语症的一种,由于大脑优势半球相关的功能区发育异常或继发于其他病变所致。 e&Z\hZBb \9U4V>p b#**`Y 失歌症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先天性、获得性失歌症以及假性失歌症。 ?4X8l@fR ;(a\F ;j#$d@VG" 先天性失歌症是由于先天性的大脑功能区域发育异常所致。 L53qQej< |G2hm8
Y xwjim7#_: 获得性失歌症是指一些疾病累及大脑语言中枢及音乐处理功能区域,如脑部炎症、出血、外伤、梗塞、肿瘤等。 1E(~x;*) N30w^W& %+WIv+< “假性”失歌症可能是由于紧张的突发可逆的原因所致。 'Zq$W]i )V!9/d r52X}Y “失歌症”就是“五音不全”吗? J{GtH[ Xx;RH9YYz [C GFzxz$ .U8Se+; 首先需要明确,我们平常所说的“五音不全”的人群中,相当一部分人是由于没有接受过正统的音律训练导致乐感较差而已,只要经过专业练习就可以唱出美妙歌声。 zeqP:goy kmJ{(y)w T&?0hSYt 而失歌症一般会有以下表现: `w_?9^7mH Mo+mO&B =)56]ki} 听力、智力和记忆力正常,但对音乐的感知度却极差; ?)B"\#`t ~~U2Sr ~,
hPi 无法准确唱歌,却往往不自知,甚至以为自己唱得很不错; 0D[D;MW $rB20! dx=\Pq 对音律的理解和记忆能力差而常感到困惑; aZ$$a+ 1B;-ea sZ,MN F8i 同时,30%的失歌症患者还可能存在沟通障碍。 _ n.2' O1/U3/2/d DVu_KT[H d 所以,“失歌症”并不完全等于“五音不全”。 +O<0q"E !B= Oc!e=K /Q7cQ2[EU ~|j :xM(i 是什么导致了“失歌症”? O|#N$a&_N j@1rVOmK pRsYA7Ti A#s`!SNv 有学者对失歌症者的脑部进行了扫描后发现,约50%的失歌症者存在韵律识别障碍。人类右侧大脑半球负责音乐、节奏、想象、颜色等,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异常会导致音乐感知障碍。 8\-Q(9q( IAr K^V*JH\G 也有研究表明,失歌症也与左侧大脑半球有关:当左颞叶前部病变后,患者的认知音符、歌唱演奏甚至欣赏乐曲的能力可能会部分或全部丧失,表现为“人家唱歌要钱自己唱歌要命”的车祸现场。 {HV$hU+_)Q SZOcFmC? P!?Je/Tz] 不同大脑功能区受损,有不同失歌症的表现: RB5fn+FiZ 1.表达性失歌症:由于右额叶和颞叶的损伤而导致的唱歌、吹口哨和哼唱能力的损害; hcQvL> ap;tggi(H zVLv-U/=d "K EB0U 2.接收性失歌症:因双侧或单侧(左或右)颞叶和顶叶的病变,而导致区分不同旋律的能力障碍; ;(). ^!]Hm&.a fvajNP 3.失忆症失歌症:识别熟悉旋律能力的障碍(这种情况的存在仍有争议) u$%>/cv FzOr#(^ -+1it 4.音乐失读症:由于左枕叶和颞叶的损伤而导致的写乐谱能力的损伤; ]Gw? DD|Gn 8^fkY'x Zk+J= Cwq} 5.音乐失读症伴失写症:读写乐谱的能力受损,由于左角回的损伤所致; NO4V{}?a ]w _,0q SnK j:|bV 6.音乐失写症:写乐谱的能力受损,由于左侧顶内沟附近病变所致; {(}Mu R >wK ^W{ O*3x'I*a 7.乐器失歌症:由于不同区域的损伤而导致音乐训练中演奏乐器的能力受损。 :kycIM]s 1'5I]D
ec 0y$aGAUm “跑调”的人为什么自己意识不到? sPCp20x:y8 >uN`q1?l' \Vis &"dT/5}6 一些学者提出唱歌的关键过程包括“音高知觉、感觉运动转换、发声运动控制和记忆”这四个加工过程,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导致“五音不全”的情况。 KKm0@Y %0]vW;Q5 gf]biE"k 其中,失歌症患者最大最常见的问题往往是感知障碍,即无法准确辨认音色、音高、节奏或力度之间的差异,也无法意识到自己或他人唱歌时是否在调、节奏是否一致和谐等。 ({3hX"C@Q "7R"(.~> =RR225 即使一首歌听了很多遍,这段旋律对他们而言仍是陌生的。就像色盲患者无法辨别波长相近的颜色,失歌症患者无法区别出音高相近的音符。 @l9qH1
J@ x%TA _C9*M6IU “唱歌跑调”的人还有救吗? 0G/VbS dhe?7r]u 9wP_dJvb |H67ny&K^& 一般的“五音不全”,只要经过专业练习就可以唱出美妙歌声。 [Rh[Z #6 W~GbB:- 9I>+Q& 而获得性失歌症患者,需要早诊断、早治疗。 ~L!*p0dS^ ^'S0A=1 ~Mv@Bl 假性失歌症者在改善外界因素后可恢复正常的音律。 KWU
~QAc .BsZ.!MPL( )u7*YlU\I 而先天性失歌症患者在除外器质性疾病以后,就顺其自然吧~ L&1VPli 8y}9X v QDlEby m uLYz!E+E 毕竟人类中“失歌症”患者发生率高达4%,也就是说,除外各种原因导致的“五音不全”,每一百个人中就有四个人永远不在调上,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g /&ws& ~mc7O EG5'kYw2
W1X\!Y 来源:科普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