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吃完晚饭,56岁的韦荣全把放映机、音箱、幕布等一件件设备绑在摩托车上,赶往距离平果县太平镇13.6公里的吉林村,为当地师生放映普法电影。途中,摩托车轮胎被扎破了,他只好推着摩托车步行了3公里。
这些电影放映设备,韦荣全已经在大山里来回背了37年。
“到偏远的乡村要赶时间,山路不好走,我曾用坏过3辆摩托车。”面对辛苦的工作,韦荣全轻描淡写。作为一名基层电影放映员,他早已走遍了太平镇20个村、244个自然屯,为的是让全镇近8万人看得上电影。
年幼时,韦荣全跟随父母到太平公社,看了人生中第一部电影《铁道游击队》。儿时看电影的幸福回忆,让他对放映员非常羡慕。他说,从小就想当一名电影放映员,给别人带去欢乐。
1981年,韦荣全高中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次年,他组建民办电影队,购买两部放映机,从100公里外的电影公司租影片,到太平镇各个村庄为农民群众放电影。
“那时候交通不便,设备也比较简陋,器材要靠人背马驮。”韦荣全回忆道。但每当韦荣全扛着器材出现在村里时,周边十里八乡的乡亲全赶来了,他感到很开心。
上世纪90年代初,“露天电影”因种种原因渐渐没有了市场,但韦荣全不计个人报酬,只要群众有需要,他还是会背起器材到村屯放映。“农村娱乐活动太少了,我不能让村民们失去应有的快乐。”韦荣全说,为了方便电影放映工作,他自己掏钱购买了摩托车。
2008年,韦荣全的“电影梦”再次起航,他被吸纳为百色红土地农村电影院数字线平果服务站的一名放映员,负责平果县各乡镇25个行政村每年300场次的电影放映任务,平均每个行政村一年放映不少于12场。为了满足农村群众对“精神食粮”的需求,他精心挑选优秀影片,根据不同时间段搭配放映。
韦荣全说,他要通过放电影,为贫困群众送去文化知识,调动他们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