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涌现出的的知识分子中惊艳绝才的才女,关于她的故事,更多的是围绕林徽因与徐志摩、梁思成与金岳霖三者之间展开,今天具体说说林徽因和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林徽因,一位惊才绝艳的才女,于1924年4月23日泰戈尔访华之际,被当时的上流社会惊叹“人艳如花”,携当时名气颇高的才子徐志摩与泰戈尔同行,绘成一幅松竹海三友图,在当时被称为第一才女。其兴趣甚广,作品涉及诗歌,散文,戏剧,建筑的方面,业余创作具有专业水准。后与梁思成结为夫妻,曾参与设计国徽等。
而在林徽因一生情感中,不得不提的一位便是总所周知的诗人——徐志摩。
1920年四月,16岁的林徽因牵着父亲的手,悄然登上了伦敦的岸。在这座多雾的城,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一幕情感悲剧正徐徐开幕。
她并不知道,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她将会遇到那个逸世情痴徐志摩,从此悲欢喜怒,生死歌哭,牵动一生。
在英国期间,林徽因认识了徐志摩。他是粱启超弟子,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政治学,是一位很有魅力的浪漫派诗人。1920年到伦敦,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性情相投,成为好友。当他看到林徽因时,感到她气质非凡,并为她的聪明,美丽,活泼所倾倒,而最为让他梦寐以求的是她对文学的热爱和那敏锐的观察力。
爱上了林徽因,徐志摩从此成为了讴歌美的诗人
爱上了徐志摩,她开始慌了,她爱上了比自己整整大八岁的徐志摩,记得她第一次见他是,唤他作“叔叔”。
然而无论是徐志摩还是林徽因,身在当时都还不明白,这是一场一开始就出现幻灭征兆的感情,最后,终将只能沦为悲剧。
徐志摩,从小便按照父亲的给他安排好的路线走着,虽与父亲的思想有很大的偏差,但在婚姻上,他仍然接受了父亲的安排,早在1915年便遵从父铭与张幼仪结婚,对于一段无爱婚姻,徐志摩总是充满遗憾的。
而遇到了林徽因,他便如遇到了心中的灵魂伴侣一般,义无反顾。他对她表达喜爱之情,相守之意。她们深爱对方,可是在林徽因的内心,她不愿做一个介入者破坏他人的婚姻。于是沉重与痛苦中,她随父亲踏上了归程的船只,欲以离别作了断。
而后徐志摩携妻子张幼仪搬至离康桥六英里的乡下居住,时隔两年,对于无爱婚姻忍无可忍的他,毅然决然与妻子离婚,奔赴祖国后第一时间找到林徽因,说明重修的来意,以及已和妻子离婚的消息,可是当时林徽因已经和粱启超之子梁思成有婚约在身,况且徐志摩已经是已婚配过的人,而且家境均不如她。于林徽因而言,有父亲的反对,家人的劝告,于徐志摩而言,有社会的舆论,师长(粱启超)的无奈。在从多压力之下,林徽因最终选择与梁思成出国留学,纵使情到深处,也免不了在乎世俗的眼光。
[ 此帖被月月在2018-11-09 11:4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