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2sog{R
挖掘人文资源,促进文旅产业联动发展。我县围绕打创建“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努力挖掘文化旅游资源,通过项目的提升促进产业开发,文旅产业发展步伐加快。一是通过申报“中国绣球之乡”、保护和修复旧州壮族民居、修建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等,扩大旧州知名度,吸引更多人旅游观光。二是把保护开发民间民俗文化融入到旅游行业中,如在景区、酒店表演壮族民族歌舞;将靖西酸嘢、粽子、糍粑、山楂系列等十大风味小吃作为旅游产品推介;把端午药市、三月三歌节和七夕绣球文化旅游节等民俗节日活动与旅游推介活动共同打造。三是利用靖西特殊的区位优势,把具有边关特色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龙邦、岳圩口岸,十二道门古迹、南天国遗址和胡志明与壮族人民陈列馆等作为重要的旅游景点来打造。 ;[9cj&7C<
以非遗民间技艺打品牌,培育特色文化产品。我县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产业的特点,把壮锦、绣球等已列入国家、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技艺,确定为民族民间文化开发利用的重点项目,着力培育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品牌,加强文化资源的转化。经过积极申报,旧州街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靖西县壮锦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为全广西唯一的一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经过多年培育,壮锦和绣球已成为我县民族民间文化的特色品牌。目前,全县从事绣球生产1000多人,年生产绣球20多万只,年产值约300万元。壮锦厂年营业额150万元。经推介,壮锦系列产品远销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逐渐形成市场化运作模式,初步实现市场化、产业化。 ,v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