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把产业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核心,强化发展产业与群众脱贫增收、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干部待遇提高“三结合”,培育发展烤烟、桑蚕、水果、养殖等“三种一养”产业,实现村村闻到果香、屯屯听到猪叫、户户看到蚕爬等“三个目标”,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稳定脱贫。2017年,我市贫困户参与发展特色产业2.64万户,贫困村农业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5.1%,其中24个预脱贫村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92.3%。
发展产业与群众脱贫增收相结合。综合考虑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等因素,结合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普通农户以及贫困农户共同发展产业,地方政府在资金、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予企业扶持,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和市场等优势带动贫困户利用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发展产业并为贫困户提供从生产到销售的多种服务,农户为企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紧密合作发展模式,延长了产业链和价值链,实现了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脱贫双重目标。2017年,我市投入资金2.3亿元,创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29个,安排本级财政资金4108.5万元给予每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启动金1000元,推动“三种一养”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全市发展桑园9万亩,产值1.53亿元,覆盖贫困户2460户;水果面积14万亩,产值1.4亿元,覆盖贫困户4421户;生猪出栏25.6万头,覆盖贫困户9800户。
发展产业与村集体经济收入相结合。围绕“村民合作社为主导、发展产业为核心、构建利益共同体为方向”的思路,用市场化动作方式,以股份合作公司为平台,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在组织机构上,率先在全区成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办公室,设为正科级常设机构,解决了集体经济无人抓的问题。在资金投入上,注册成立了37个村集体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整合扶贫资金4000多万元,市级财政安排资金2000万元,作为担保金撬动银行放贷2亿元,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公司原始资金注入问题。安排预脱贫村每个村10万元资金,参与企业入股分红或委托经营,每年获得分红1万元。在项目选择上,除发展光伏项目、入股公司和大户外,更加注重发展实体经济、承接社会化服务和力所能及的小工程,增强村民的参与度和内生动力。在发展模式上,创新“村集体+N”发展模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比如,果乐乡大有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建成大有村贫困户产业发展基地。市政府注入资金60万元建成大有村2500平方米的标准肉猪养殖场,帮扶单位百色市政法委投入37.5万元作为村公司经营流动资金,与广西红谷集团合作养殖“隆林黑猪”,计划每年养殖3批,每批养殖400头,年出栏肉猪1200头。2017年,大有村村公司获得收益10万元左右,由贫困户自己发展的特色产业覆盖率达79.2%,养殖基地对贫困户覆盖率达95.8%。在企业带动上,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风险保障”。广西鑫晟茧丝绸有限公司委托村集体代收鲜茧、负责鲜茧市场管理等服务,另外,该公司与政府合作共同出资建设标准化蚕房,引进能人采取“种养分离”整村连片发展桑蚕产业。选出19个村为试点,动员827户群众(其中贫困户515户)入股筹集资金566万元发展养蚕产业,动员1283户群众(其中贫困户596户)发展种桑8439亩。通过多措并举,2017年,我市123个贫困村100%有集体经济收入,34个2016年脱贫和2017年预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均在4万元以上。
发展产业与村干部待遇提高相结合。为提高村干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对村集体公司实行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分开的运作方式,由村干部参与监管,聘请能人具体管理经营,计划经营者以“底薪+提成”的方式计劳动报酬。明确村集体经济收入扣除经营成本后的净利润按照3:3:4原则进行分配,划出30%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和办公经费,划出30%作为村干部绩效奖励,剩余40%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扩大再生产,让村干部从发展村集体经济中获利。同时,安排20万元为村干部购买商业综合保险,逐年提高村干部基本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标准,给予年度优秀村干部享受相当副科级领导年终绩效2.5万元左右奖励,不断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带头示范发展产业。
当前,我市继续坚持以发展产业为抓手,做好产业发展 “三结合”,大力发展“三种一养”产业,加快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坚定不移以产业支撑贫困群众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