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抓住国家“北烟南移”有利时机,乘势而上,大力推进烤烟生产。通过产业扶贫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烟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成效明显。全市成功创建国家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县(市);烤烟面积、质量和效益连续12年稳居全区第一位。
两年来,我市大力推进烟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建设,由村支部成立合作社,转移3亿元烤烟基础设施,发展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和农贫村解工作站合署办公,烟草部门负责建设指导,组织部、市烟办、财政局等30个烤烟生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支持,出台优惠政策,帮扶合作社推进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生产组织,专业化服务等工作,推进“村党支部+合作社+烟技员+烟农”四位一体建设,实现了现代烟草农业生产的“两头工场化、中间机械化、服务专业化”格局。烟农通过合作社实现减工15万个,获得各项专业化补贴1200多万元,发展辅业增收1000多万元,市政府还通过烤烟税返还10%奖励村集体经济344万元,烟农增收平台成功搭建,基本形成主业稳增收,辅业助增收发展轨道。
大力推进产业精准扶贫,实现当年种植当年脱贫。我市围绕增收主题,大力推进烤烟产业精准扶贫工作,烤烟产业扶贫一直走在各产业扶贫前列,基本解决了烟区村屯的贫困问题,彰显了烤烟产业促农增收20多年来卓越成效。近年来,我市通过下达烤烟种植脱贫指标任务,出台合作社帮扶奖励措施,各部门联动发展,合作社宣传动员组织推进,全市共有86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烤烟,贫困户种植面积占总种植面积的15%,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实现了当年种烟当年收入远超脱贫标准,各合作社也获得产业帮扶脱贫奖励10万多元,产业脱贫成效显著。
完善防雹减损机制,力保烟农稳增收。近年来,我市因冰雹灾害损失高达10万担,经济损失超亿元,雹灾成为烤烟生产损失的主要因素,降低雹灾损失成为烟农增收的关键。我市在烟区投入资金210多万建设8个防雹点,覆盖所有烟区。给足经费,建立完善防雹队伍,备足火箭炮,实行烤烟大田生长期间全程值守防范。把防灾减损放在第一位,生产期间,气象局、烟办和烟草局负责同志全程值守,实行一出预警马上响应作业,今年全市共完成预警作业35次,冰雹损失从2016年的5.4万担降到零损失,防雹减灾成效凸显。
强化基础设施管理,稳定产业发展基础。市政府从特产税拿出20%资金,用于烤烟基础维修。2017年,共投入资金450余万元完成烟区水坝维修、机耕路维修和烤房维修维护,编烟棚建设和发电机组配置,其中5座以上烤房群基本实现地面硬化。为全面专业化烘烤,减低烘烤损失奠定了良好基础,烤烟烘烤成功率大幅提高。
实施绿色生产,为烟农减工降本促增收。该市从2014年开始,共投入资金320万元补贴采购640台生物质燃烧机供合作社使用,覆盖率达19%,通过生物质烘烤,实现烟农提质增效。
2017年,全市种植烤烟7万亩,实现收购烤烟16.67万担,同比增长53%。烟农收入2.1亿元(含各项补贴),财政收入4100多万元,同比增长62%,烟农户均种烟主业收入突破6万元,同比增长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