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104阅读
  • 1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发于2017-11-10 我有话说评论

爱上,就欠你,靖西

从小背诵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长大的我,在靖西过大年期间的十几天里,发现这句话放之靖西而不准。远离长江、远离黄河、远离中原的靖西有太多一样,靖西的梅花在仲冬开放,几乎比南京早了五十天,比济南早了八十天。家在济南的我,没必要拐弯抹角,可以直接告诉你,靖西冬天的空气里没有那个东西。什么东西?霾。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 靖西网

《野桥曲折》138cm×68cm

         靖西的植物品种实在太多,我这个来自北方的冬季南游老司机仍有好多陌生,陌生的不单有物种,还有物候。比如柳树在靖西是从来不落叶的,只是梢头早春长新芽叶,后边的老叶是悄无声息地自然新陈代谢。再比如玉米在靖西是每一天都可以播种的,你只管播下种子,一百多天后就成熟了。所以,靖西是一个天天都适合播种,又天天都在收获的福地。跟当地朋友聊绿化,他们告诉我,在我的家乡养活草坪的成本,是靖西的十几倍。我在这里听见一句最会修辞的话:在靖西,往地上插根扁担都会发芽成活。你如果格外喜欢闲来种花,靖西可是个好地方哟。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 靖西网

《南有天台》138cm×68cm

        亚热带的气候,让靖西人没有机会体验到寒冷。因为湿润的气候特别适合植物生长,所以满山都是野生的花果,让这里的人自古以来不知道有个词叫作“饥寒交迫”。种一颗木瓜,一年就可开花结果,果实长大后摘下就吃,熟透了不摘鸟儿就啄,鸟儿吃不完掉地上慢慢烂。最顶端的花簇一直地开,花簇下密排着一簇小果实,小果实下连坠着一簇大果实,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尽地开花结果。满坡的野山芋,顶着一头缃黄萎叶,用手一拔,就是一连串小毛芋头。还有南瓜像醉汉似的东倒西歪满地滚爬,瓜秧倒都干枯塌蔫了。也不知道谁种下的丝瓜,吃不了也不兜着走,由它熟老由它枯,风干透了像一个个大木棒槌,叮铃当啷挂满在树上,霸悍朴拙,就跟白石仙翁的课徒稿似的。这不是有意培养懒人不劳而获吗?在靖西山区,如此这般任其生长,想收就收,不收拉倒的蔬果太多了。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 靖西网

《方塘倒映》138cm×68cm

       更让我新鲜感的,还是那些在北方只有超市才能见到的水果,等待采收的柑橘、青柚、杨桃、莲雾、龙眼、香蕉、菠萝、甘蔗、石斛、烟叶、番石榴……,还有我错过采收季的大果树,荔枝、芒果、杨梅、菠萝蜜。这里是一个养胃的天然仓储,这里是一个养眼的大万花筒。如果北方人因此有谁怨天地不公,也只能理解这是苍天沃土对靖西的厚爱、眷爱,甚至错爱了。

至于靖西那些年均气温、相对湿度、负氧离子等枯燥的数字,无需我再说。无霾已经说了,花果既然如此,气候之宜人不在话下了吧。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 靖西网

《鹅泉踏歌》138cm×68cm

        几乎哪里的人都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壮族人也是喜欢把村子建在山下向阳通风的地方,壮族的经典民居是干栏式建筑,有全栏式、半栏式。建材主要是全木、半石半木,半土半木,虽各有其因,但各有其美,且各个如画。生活在边境村庄的叫边民,边寨的家家户户都在最显眼的高处恭敬地升起一面国旗,长空满日下,青山白云前,飘动着一点点热烈的中国红,视觉给我的那种边疆感、祥和感、崇高感和自豪感荡气回肠。还到了一个叫龙和的小村子,房子大多都是干土坯建的两层,只是门口窗口用敦厚的青石砌成。在温暖的斜阳下,姜黄的土坯如同刚刚出炉的面包,诱惑极了。在我离开这个村子十几分钟车程以后的山路上,回首间又俯瞰到这个村子的全景。此刻正是已而夕阳在山,余晖中的村庄凝重热烈,那个高级饱和的镉黄橘黄调子,让我的思绪呼啦一下穿越时空,直接飞进了梵高晚年那张《阿尔的吊桥》。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 靖西网

《无上风流》138cm×68cm

        毕竟是在过年期间,路上人少。遇到壮族乡亲,也是一家老小新衣鲜饰,提着鸭鹅匆匆赶着走亲拜年的人,寒暄几句过年的吉利话后,就各奔前程。在我有意走近接触的人中,印象也比较深的也有好几位,都是跟我年龄相仿的人。靖西蔗田多,我借用苏轼描写蔗田的一个词是“绿阵连烟”,恰当极了。在许多大面积的风中的蔗田,从我的后视镜屡屡后退好久以后,我看见眼前这片蔗田里的人影,一个大姐。靠边停车,我走近田里,这一天是大年初一呀,尽管是下午,她已经在劳作了。她也早早发现我在远处一步步向她走近,当我走到她跟前打招呼的时候,她已经直起腰把几株顶粗硕壮的甘蔗砍下,又熟练地挥刀斩断成好几段递给我。嚼着最甘醇的鲜甘蔗,聊着最平常的家常,话语肯定是像抹了蜜一样的甜。临走将一大抱甘蔗硬硬塞到我们车箱里,分手的最后一句话,我才知道这是一位比我还小一岁,不该称其为姐的大姐。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 靖西网

《爱布苍崖》138cm×68cm

        还有几位壮族老哥,也是一样好客。有时是房前一棵烟湿的落梅,有时是屋后一株骄阳的木棉,还有一次是院旁水塘里一大群绿毛的花鸭,把我吸引到主人家里。也许因为过年的原因,进得堂屋,家家的米酒美食俯拾即是。家家不过三句话必留我坐下吃饭喝茶,不管是不是饭时。婉谢以后,聊一会儿就告辞,家家必往我怀里塞上糖果、腊肉、糍粑、糯粽。壮族的年粽,是用蕉叶蒲草包扎成像个绣花枕头,一个足有两斤,是我见过最大的,造型很考究。另一种用棕榈嫩叶编织成一个竹篓的样子,叶芯的淡黄和叶缘的苍绿,编完后的交叉形成了渐变色的图案。滋味绝佳不说,单凭这两款粽子的手工草编花色,足有资格选编到工艺美术教材或中国民间美术简史了。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 靖西网

《宾山灵虚》138cm×68cm

       没有一村不是民风淳朴,没有一人不是热情好客,没有一地不是生机盎然。这就是靖西壮族的家风、门风、族风,往大了说,也是中华民族的正大民风。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 靖西网

《雨晴三牙》138cm×68cm (靖西市博物馆收藏)

这是一个可居的靖西 - 李庆杰靖西系列中国画创作札记(连载六) - 靖西网

《渠洋碧波》138cm×68cm

         因为最初有欠,我歉疚多多,又因为靖西天堂般的质色,我就更觉愧欠绵绵,无以应答。唯寄余年,锋出八面,烟云四围,泼墨靖西华章为之报。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7-11-11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