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万+阅读
  • 67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负增,反思!广西都安县90后十孩之家
发于2022-08-30 我有话说评论
说起负增长,可能不少人认为还很遥远! %ymM#5A  
殊不知今年上半年中国 自然减少8万人!搞不好2024年起,每年自然减少40-70万人,到2050年比现在减少1.5-2千万人 ! 9/x_p;bI  
y$n`+%_  
岌岌可危乎?警报频现 ! D>~S-]  
U;Ne"Jh  
^%:syg_RM[  
上世纪8、90年代,英国也陷入人口危机,长期年净增几万、10几万。现在英国年净增30多万人,一户10-22孩 至少几万户,一户3-5孩至少百万户。 $sX X6K),  
lx!9KQAM*  
WKwU:im  
还是来看看广西都安县一楷模家,或许对猛负增有些启示帮助。是的,不是温柔负增,而是猛负增 ! `p. O  
&InMI#0mV  
至少要求零增长 ! %G%D[ i]  
aAX(M=3  
去年黑龙江自然增长率- 5.11‰。还有多少省份步后尘 ? [,1\>z|&  
NgXV|) L  
u(`,7 o "  
90后群体,最大的也不过才32岁的年纪。有的刚刚当上父母,有的刚刚迈入婚姻,而有的还在享受着单身的快乐。 #g6*s+Gm  
vid(^2+  
但你能想象在广西的一座深山里,有对90后夫妻从结婚后就没闲着,不是忙着工作,而是忙着生娃。 (VxWa#P  
~dO&e=6Hk  
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生了10个娃,组成了一个12个人的大家庭。 ;.g <u  
(Z72 3)  
Xw2tCRzD  
01 住深山简易危房,丈夫一人打工维持一大家子生活 zwyK \j  
在广西河池都安县的深山里,住着这样一对小夫妻,老公是1991年的,老婆是1990年的。 H!+T2<F9R  
x$'0}vnT  
在这个年纪,本该年轻有活力的两口子,却透着满脸的沧桑与疲惫。 b&$sY!iU  
o/U"'FP  
就是这样的一对普通90后小夫妻连续生养了10个孩子! MSMgaw?  
itg PG  
他们家最大的孩子今年已经14岁了,也就是说这夫妻俩在十七八岁时就已经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十七八岁别说自己还是孩子,就连结婚年龄也不够啊。 ee=d*)  
%+y92'GqG/  
Q41eYzAi  
他们家每个孩子之间的年龄差都很小,基本上是一年一个。 8eVQnp*  
;| :^zo  
不得不说这夫妻俩也是够厉害的,别人家一个孩子还要努力赚奶粉钱,而他们家10个,也没见人家多着急上火。 z&@Vg`w"  
w u  
丈夫看起来有点腼腆,他说自己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后来就出去打工了。去过广州、安徽等地,做的都是建筑工或水管工一类的基础活,每天能赚200元左右。 Q ]u*Oels  
'n)]"G|  
老婆直接没有上过学。他跟老婆是在外地打工的时候认识的,因为是老乡,所以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后来发展成恋人。 eT|"6WJ:{  
u9 yXHf  
两家离得并不远,情况也差不多,都是贫困之家,没有什么能帮衬上这对夫妻的。 Apfs&{Uy  
CA PP Oh  
zU7/P|Dw+  
他们的家建在一座山坡脚下。所谓的“家”其实就是在石头底盘上搭建的几间简易木屋。木屋并不严密,木板与木板之间是随处可见的大小缝隙,上面盖着铁皮屋顶。 \?9{H6<=  
Td`0;R'<}c  
每到下雨天外面下雨里面也下,房子飘飘摇摇,好像一阵大风就能刮倒似的。想必天冷的时候,这样的屋子也是冷得彻骨吧,不知道这些不大的孩子是怎么熬过来的。 @4Ox$M  
Gpauy=4f  
他们的家真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屋里基本没有件像样的家具,最值钱的大件应该就算是那个小小的电视机了,那也是这一大家人唯一的娱乐了。 %HNe"7gk  
k^ZcgHHgb  
睡觉的床是木板拼成的,上面潦草地堆着单薄的铺盖,还有散乱的衣物。 A]FjV~PB  
8@f=GJf  
妻子不大爱说话,挺着大肚子也照样得做饭、看孩子、抱孩子,甚至孩子一哭闹就得背上一个怀里一个,手里还得牵上一个。 ~/B[;#  
xqua>!mqS  
h 'F\9t  
孩子们穿着一件背心或短裤,甚至光着屁股,就在院子里互相追逐打闹,脸上手上沾满泥巴,身上也是脏兮兮的。 ,X2CV INb}  
pM^r8kIH  
这对夫妻平时要干活,也没有老人帮忙照看孩子,没有那么多时间管他们,就任他们自己疯玩。 !VfP#B6.  
3]iBX`Ni  
这家的10个孩子,6个已经上小学,家里还有4个小的。不知道身材清瘦单薄的妻子每天都是如何熬过来的,或许只有在孩子们深夜熟睡时,她才能喘口气吧。 l{7q(  
y_=},a  
家里老母亲生病时,丈夫从外地回来了。 dIUg e`O9  
@%5$x]^  
后来因为母亲生病,都不能出门打工了。 JlF$|y,gV,  
S1R:/9 z  
现在就在家附近做做建筑工,家里还有几亩玉米地,平时就靠地里的产出来维持生计。 Po=@ 6oB  
UUF;Q0X  
=[ $zR>o*%  
02 国家计生政策严厉,他们是如何躲开计划生育的? fs=W(~"  
令人不解的是,像张艺谋这样的大腕超生都要缴纳天价罚款,那广西的这对夫妻是如何躲过国家的严厉计划生育政策的呢? '{t&!M`  
H#LlxD)q  
对于一停不停地生孩子,丈夫是这么解释的,妻子身体不好,没有办法结扎,所以怀孕了就只好生下来。 \R0&*cnmo  
pd[?TyVK;  
丈夫说对于生孩子这件事,是跟妻子商量过的,夫妻俩都是一样的意见,就是有了就生下来呗。 #z*-  
-Xw i}/OX  
丈夫还说,自己并非故意超生,只是不懂得如何避孕,村里发过免费的避孕套,但他自己说都不会用。 )ww#dJn  
cTR@ :sm  
他还认为,男人不能结扎,结扎了就没法干体力活了,那这一大家子怎么生活。 T%\f$jh6  
TZ]D6.mD  
V_SZp8  
这些孩子,有好几个都是在家里生的,自家婆婆给接的生,怀孕期间也没有产检过。因为有计划生育,所以不大敢去医院。 @AgV7#  
jo-qP4w  
对于这样的超生大户,当地干部也很无奈。他们表示帮扶干部,村委干部,乡镇领导等都多次到他们家,给他们宣传计生政策并开导教育,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Vf'r6Rf  
o$=D`B  
但他们就是不为所动,过后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偷偷摸摸地就把孩子给生下来了。 Xyrf$R'  
F^v <z)x  
有人猜测,生这么多孩子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吧?其实,这家的10个孩子,一半多都是男孩,所以这个原因应该是不存在的。 ftqi>^i  
.\?)O+J!  
其实,这对夫妻之所以生这么多孩子,还是他们传统的“多子多福”“人多力量大”等传统思想在作怪。 j;|rI`67~  
<~[ A  
j0L A  
这家男主人曾说过自己是独生子,当遇到什么事的时候没有人帮忙,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所以,导致自己特别喜欢孩子,越多越好。 iYyJq;S   
(RL5L=,u  
看看这家的妻子,明明才32岁的年纪,看上去却像是四十多岁了。 OC[+t6  
^@&RJa-kb  
每一次怀孕生子,无疑都会对女人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影响。有人说“生个孩子老十岁”,这话不假,怀孕、生产加上带孩子的劳累,可不是会提前催衰女人吗。 -I'@4\<  
l9%oKJ;  
没有哪个女人愿意一停不停地生孩子,现在的小年轻们甚至一个都不愿意生呢。 d`_X$P4y  
\*C}[D  
所以,广西这家的女主人愿意一口气生上10个孩子也是匪夷所思。关键还是在没有产检,甚至不能去医院生孩子的极端条件下。 % e@Jc 3  
{bSi3oI  
Xiyh3/%yy  
不产检万一生下不健康的孩子怎么办?在家土办法生孩子万一遇到难产等突发情况怎么办?万一有这样的情况,孩子和大人都是非常受影响的。 jNIZ!/K  
?G#T6$E8  
这些,这对夫妻都不会考虑,甚至不会想到还要这么复杂。 W+'|zhn  
> 4zH\T!  
在他们看来,生孩子就好像是养鸡养鸭一样,只是极平常极简单的一件事,有了就生,生了就养着。 !H5r+%Oo|  
B@Ae2_;  
现在就算没有计划生育政策,稍微有点常识有点文化的年轻人也都不会生这么多孩子。计划生育政策只是一个外在的限制条件,关键还要看每个人自身的觉悟。 P7||d@VW,  
22|a~"Z  
令人欣慰的是,丈夫最终说道,有这10个孩子就够了,再多了就养不起了,以后不准备再生了,会去做绝育手术。 >q:0w{.TU  
vPV=K+1  
j^g^=uau  
03 政府能帮的都帮了,每个月能领低保4000多元 fFHT`"bD:  
对于这一大家子,当地有关部门也是操碎了心。民政部门很早就把他们认定为低保户,给予他们相应的生活保障。 zdwr5k  
<]u~;e57  
他们享受的是低保的最高标准,每人每月可获得350元的补助。那么这家的12口人,每月就可以获得4000多元,平常的生活支出估计是够的。 <R6$ kom`  
]Y%?kQ^  
当地有关部门还经常给他们家送去衣服、米、面、牛奶等一些生活用品,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Zh6j)[o  
vB:_|B  
每当这时,这家的孩子们就会蹦跳着迫不及待地挑选自己喜欢的衣服和食物。 DKjkO5R\  
p&:(D=pIu  
l~/g^lN  
更令他们兴奋的是,2019年当地政府把他们山坡上的简易住房列为了危房,给他们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 O%(E 6 n  
K'`N(WiL  
如今,政府给他们建的崭新宽敞的新家就在山下,相比于之前的居住环境肯定是要好得多。 U(.3[x  
"uz}`G~O  
这一大家子已经搬入了山下的新家,只是在农忙时节,这夫妻俩为了照料山坡上的玉米地方便,就在简易房里住几天。 azj:Hru&t#  
J(\]39y  
}538vFNi  
当地有关部门介绍,已经把这一大家子该享受的低保、帮扶等各种政策一一落到了实处。 %U.aRSf/  
GTw3rD^wg  
丈夫说:“小孩去学校读书也免费,我去医院看病也有报销,他们对我很好,很关心我,我很感谢政府。” X\I"%6$  
gX}(6RP_!  
男主人觉得有这些就很满足了。 =]OG5b_-Y  
<V}^c/c!  
相信,当地有关部门以及社会爱心人士还会持续不断地给他们送去帮扶和关爱。 P(1 bd"Q  
H'L ~8>  
7,sslf2%K  
然而,光靠这些终究是不长久的。 bUW`MH7yJ  
`[.':"~2N  
生娃、养娃本来就是做父母的责任。 xJvM l`2;  
7h4"5GlO0  
所以,生娃也要讲究计划性,没有计划地随意生娃,结果就是做父母的、孩子、社会三方来承担后续压力。 7yU<!p?(  
*o/ Q#  
04 生而不养,真的是对孩子好吗? vsjl8L  
现在的90后们考虑得最多的是房价、教育支出和自身发展,所以对于结婚、生孩子就没有那么积极了。 pN[G?A  
Btmv{'T_y@  
如今二胎已经放开好几年的时间,三胎都已经放开了,但看看年轻人,家里一个孩子的占比依然非常大。二孩是少数,三孩就是凤毛麟角了。 %CxrXU  
a-t}L{~  
DL^}?Ve  
那对于广西小夫妻这样敢生的年轻人,我们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呢?是赞扬其敢生的大无畏精神,还是鞭挞其为社会带来的负担? .H,wdzg)  
L y!!+UM\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支出的不仅有金钱、时间,还有精力和智力。家长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到知识,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QsaaA MGY  
QT;mCD=OD  
反观这12个人的大家庭,只给他们吃饱穿暖,确实不是太难的事。在五六十年代缺吃少穿,赚钱项目少得可怜的时候,每家五六个七八个孩子不也都长大成人了? +,xl_,Z6  
(Ut)APM  
从这点来看,这家的男主人还是跟老一辈一样的养娃思路,他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养娃模式中。 Z|FWQ8gZ4m  
fNVNx~E  
]#C;)Vy  
当记者问到抚养孩子有没有什么困难时,男子直爽地说:“抚养也没有什么问题,我出去打工刚好够他们的生活费。”在他眼里,孩子们有基本的生活费,能吃饱穿暖就够了,其他的顺其自然。 u |h T1l  
#'qEm=%  
但是这对夫妻没有想过,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虽然现在有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他们的孩子可以像别人一样坐在教室里学习。 X676*;:!.  
o*OaYF'8  
但这只是表面。我们看不见的方方面面其实都在影响着一个人的成才与成功。比如最基本的,别人家的孩子放学后可以有一张干净的书桌,一个安静的房间用来学习,但这家的孩子呢? X0=#e54  
}}";)}C`  
a!1\,.  
这家的10个孩子要保证每人一张书桌,每人一个安静的房间就不大现实。况且他们放学后的第一个任务可能并不是写作业,而是帮助父母照看年幼的弟妹,生火做饭,或者去地里干活。 UqaLTdYG  
-NG`mfu  
如果你要说“寒门出贵子”,确实,艰苦的生活条件可以磨练一部人的意志,让他们更加坚强、懂事、上进。但也只是一部分人,而并不是所有人,大多数人的成才依赖的还是好的条件和氛围。 t\hvhcbL  
A.!V*1h{  
尤其是在现代这样一个竞争加剧的时代,很多人的成功靠的是“拼爹”。好的父母就会提供好的条件,就会为孩子们选择好的学区房,好的学校,课后还有才艺班可以上。 B u ~N)^  
{%S>!RA  
K% ) K$/A  
如果做父母的只是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而没有为他们的将来做打算,那是自私的。 "]%.%$  
#1:&uC1vj  
孩子无权选择自己的父母,但父母却可以选择什么时候生孩子。 s uT#k3  
Yy4? |wVl  
现在早已经不是“多子多福”的时代。孩子两三个,既响应了国家的政策,又不给政府添乱,还对孩子负责,这样不是很好吗? uZe|%xK$y  
`YDe<@6'  
05 结语 YGBVGpE9  
有记者问广西男子,“对孩子有什么期待?” n$*'J9W~  
nyZUf{:  
孩子父亲说:“我想要孩子多读一点书,不要像我这样就好了。只要孩子能好好学习,我都会供他们读书,他不好好学我也没有办法。” Y5}<7s\UDO  
>f [Lb|t  
t?1+Yw./em  
看来,这对没有文化的广西夫妻已经意识到没有知识文化是不行的。就像他自己,手机只用来打电话,都不会发微信,因为不会打字。 ddDl~&}o  
pq"3)+3:  
如果有文化,估计这对夫妻也不会无所顾虑地生这么多孩子了。 Zd/ACZ[  
-?A,N,nnX  
他的孩子们目前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学习,学习文化知识,成为高素质人才。这样才不至于像他自己,像他的父辈们一样,代代在原地打转。 !H`! KBW  
L6^Qn%:OTd  
现在的90后们正是国家、社会的中流支柱,他们的重要性一个是发挥自身所长,为社会做贡献。而另一个,就是孕育高质量的下一代,为国家的未来储备人才。 7/ "g} F}Q  
IH;+pN  
,8KD-"l^g  
!<wM?Q:  
参考文献 4uW}.7R'  
1、中国经济周刊:《90后夫妻住深山生9个孩子,官方:情况属实,每月低保补助近4000》 \BT8-}  
=R08B)yR  
2、临沂日报:《90后夫妻住进深山生了9个娃,妻子再怀孕!每月领4000低保,丈夫一句话引热议》
来自手机版 Android

惯性及惰性,现在不少户还是1、2孩,3孩及以上不多见 !引导民众适应 一户3-6孩,在英国,一户10几孩 司空见惯,我们这里大惊小怪。 CD\k.  
            一个省 至少做到零增长,现在动辄每年自然减少10几万甚至几十万,确实反思。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22-08-30
   高产,建议推广!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22-09-01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2-09-2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3-01-1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3-01-3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3-02-19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3-03-11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