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兆丰 [x2JFS#4
m,W) N9 M
在安徽有个“安徽第一巨贪”,此人在落马时,打破了全省落马县委书记的多项纪录: c;:">NR
f7XQ~b
一、受贿人数和金额最多。有207人组成“行贿方阵”,向他提供了近千万元的贿赂,其中有七成都是干部。当时定远县下辖的37个乡镇,每一个都有人向他行贿过。 (O)\#%,@R
ID67?:%r
gk!E$NyE
Vs#"SpH{'
二、卖出去的“官帽”最多。他凭借卖出去的110顶“官帽”,从中敛财150万元。 =jg#fdM
-
\H Wcd|
fm(mO%
w5F4"nl#O}
三、庭审期间材料最多。起诉书72页、判决书114页、卷宗高度55厘米。 csH2_+uG
]{f^;y8
_BZ1Vnv
这个各项数据远超同省同级别的贪官,就是曾担任定远县副县长、县长、县委书记的陈兆丰。而定远县的人均GDP在滁州市中几乎常年垫底,是贫困县中的贫困县。 GVmC }>z
sU) TXL'_!
讽刺的是,陈兆丰在当贪官之前有个理想,那就是“一定要做个清官”。 Awu$g.
(C8 U
“一定要做个清官” ?S (im
1949年,在开国大典顺利举行一个月后,陈兆丰于安徽肥东县的一个贫农家庭。他父亲由于在旧社会饱受地主和军阀压迫,身体一直不太好,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病死了。 ;y>S7n>n:
7d&DrI@~
万幸,当地党组织得知他们孤儿寡母的境遇后,一直都在想办法帮助他们。 ~7dM!g{W
_GVE^yW~z
?QCmSK=L
本来没有钱读书的陈兆丰,也在国家和人民的帮助下,一路念到了大学并顺利毕业,随后在滁县地区(今滁州市)教育局和滁州中学工作。 Tub1Sv>J
nNt*} k
1982年,组织根据陈兆丰过往的表现,把他调进滁县地委宣传部的新闻科工作。 yfmp$GO:
IDy_L;'`*
6年后,已经成为科长的陈兆丰作为优秀中青年干部,被地委调往定远县锻炼,担任该县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 /y}"M
"+=Pp
家人和朋友基本都不看好这个任命,“苦口婆心”地说:“一直在地委这儿干,干到老还能当个副部长,去县里干撑死了不就是个县级吗?” k:b/Gq`
z%(Fo2)^
T
n"e
定远县人民政府旧照 "$XYIuT
j$3rJA%rN
对此,已经39岁的陈兆丰激动地回应道:“作为一个人, 一定要有人格人品;作为一个党员, 一定要突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个国家干部来讲, 一定要尽职尽责;作为一个领导干部来讲, 一定要做个清官!” 3lo;^KX !
,Bisu:v6FW
这个时期的陈兆丰不喜欢收礼,有些农民和困难户为了感谢他,给他送去粮食。而他则会拿家里的东西跟别人换。比如有人送他两只小鸡,他就会拿出4条烟作为回礼。 v8ba~
9T(L"9r-e
后来陈兆丰回想起这个时期,心中仍不免有些感叹和后悔:“在定远的人缘关系,我可以自信地说是很好的。当然反过来也证明,如果没有这么好的人缘关系,谁逢年过节到你家去呀?所以,这又变成了坏事。”
!M
96(R'^kNX
8F#osN
1990年,陈兆丰被提拔为副县长,分管城建工作。 T vrk^!
K)\(wxv
一个名叫吴影星(化名)的电影公司老板,为了感谢陈兆丰帮自己的影星商场工程进行协调,在年底给陈兆丰送去了6000元“感谢费”。 /b{o3, #.M
ShQ|{P9
陈兆丰原本是出于工作考量做协调工作的,但这是他发现,原来自己手中的权利能“赚”很多钱。收下这“第一桶金”后,陈兆丰抛弃了理想与初心,在腐化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2t+D8 d|c<
?Bo?JMV
)PR3s1S^
黑到心里“包公” F%xK"l`&
值得反省的是,陈兆丰的腐化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比较像长了虫子的苹果。此时他虽然心里已经开始腐化,面子上却仍保持“清廉人设”。 rRB~=J"
`NBbTQtgO
在出席各个活动以及会议时,陈兆丰特别喜欢提到一位古人:宋朝的“包青天”,因为包公在16岁时曾当过定远县县令。 !Y (apVQ
K&=D-50%
口口声声喊着“像包公那样亲民爱民,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的陈兆丰,脑子里想的却是让百姓们把他和包公联系起来,利用当地百姓来掩盖他贪腐的事实,同时为他升官做铺垫。 O0^?f/&k
T4mv%zzS
6iG(C.b
1994年,定远县行管局要建造干部宿舍。消息不胫而走,当地不法商人对此蠢蠢欲动。 >^a$
AY#wVy
来贿赂陈兆丰的人自然不少,不过能让他满意的人屈指可数,其中就有定远县城乡建安公司的项目经理王建安(化名),因为王建安一出手就给了他1.5万元现金。 6cM<>&e
9<yAQ?7L
陈兆丰当贪官以来,头回见这么多现金。当场兴奋地跟王建安称兄道弟,二话没说就把工程交给他们公司承建了。 n;wwMMBM
`
^DjEdUN
此后,只要有“油水”多的工程,陈兆丰就会首先想到王建安。同样,如果王建安看上了哪个工程,或者在工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找陈兆丰。 *)u?~r(F
Zp?4uQ)[W
JnfqXbE
比如,当县里房改办和燃料公司要合建“安居工程”时,王建安为了承建这个工程,就找陈兆丰出面跟房改办打招呼,给王建安开了个后门。 F\a]n^
Y
=M7TCE
陈兆丰知道后,当场就答应了:“王老弟你放心,这事包哥哥身上了,一句话的事。”由于两人多年狼狈为奸,王建安相信陈兆丰说到做到,于是在临走前交给了陈兆丰5万块钱。 ~12_D'8D[
PK_s#uC
此外,陈兆丰认识的“包工头”不止王建安这一个。根据后来办案人员的深入调查,加上王建安一共有9个项目经理给陈兆丰行贿,金额共计为48万元。 H&M1>JtE
b"I~_CL|
\tY"BC4.
其中最高的一笔账,就是王建安送的15.5万元。为了防止事迹败露,王建安把这笔钱分成6份,用了8年才全部送给陈兆丰。 B[r<m J
>lrhHU
同时办案人员还发现,陈兆丰收受的贿赂近千万元,给他行贿的人里只有三成是包工头,剩下的几乎都是干部,这些人行贿的钱才是大头。光是卖官鬻爵这一项,就让陈兆丰赚了超过150万元。 QV7,G9
u*2fP]n
明码标价的官帽 v=!YfAn
1998年8月,陈兆丰从定远县长升任为县委书记后,贪念也随着权力进一步增多。 ^YGTh0$W
#~L!pKM
根据后来不少送礼人的供述,在陈兆丰那不仅能买官调动,哪怕违法犯纪了都能找陈兆丰“摆平”,但前提是钱必须够多。 ?w-1:NWjt
R (G2qi
&5?G-mn
次年,有个乡长找到陈兆丰,说自己跟该乡党委书记有矛盾,希望陈兆丰能“支持”他的工作。 6?N4l ]l
}g~g50ci
说着,他塞给了陈兆丰5000元钱。陈兆丰收完钱后,过了一年找到机会就把该乡党委书记调走了。 2
P=[
"!O1j
r;
这些钱其实对于陈兆丰来说并不多,难度不大但是“油水”也少。相比较而言,他还是更喜欢“卖官帽”。 pz{'1\_+9
v:E;^$6Vn
一个叫朱万(化名)的副镇长就曾为了当上乡党委书记,先后给陈兆丰送了两次钱,共计八万块,其中还有3万块是他找妹婿借的。 8p&k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