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15阅读
  • 9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去年自然增长率1.45‰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影响几何?
发于2021-11-19 我有话说评论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近日,《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披露,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而同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1.45‰。 ]y/!GFQ  
qMcOSZ%8J  
Uv=hxV[7y  
)^Md ^\?  
持续走低的生育率一直以来都是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 :k oXS  
f9b[0L  
pQBhheiM  
>iWw i'T=  
今年5月,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从人口总量上看,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是放缓的,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同时,普查数据也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面临着一些结构性矛盾,如劳动年龄人口和育龄妇女规模下降,老龄化程度加深,总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数量走低等。 ?Ns aZ  
OjY#xO+'  
DI:"+KMq{  
77zDHq=  
宁吉喆认为,要辩证看待人口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一是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将长期存在,人口与资源环境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同时,人口增长放缓,需要采取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q6 ^.>b  
o~p%ODH  
*JY2vq  
2E=vMAS  
针对人口问题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表示,从人口变化的规律来说,应尽量延长人口红利的时间,通过一些制度安排来借鉴其他国家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避免走弯路,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_G?SQ  
f`,isy[  
uJt*> ;Kp  
zVtNT@1K>u  
负增长可能提前 sfEy  
(>gHfC>(lq  
jb!15Vlt"  
`bRt_XGPmF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统计年鉴2021》披露,2020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8.52‰,首次跌破10‰,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 ?C|b>wM/  
#,\qjY  
陆杰华: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除了自然灾害那几年,自然增长率最低的,降得比较厉害。过去我们都是正增长,多数年出生率基本都是两位数,现在8.52‰,但是死亡率还在上升呢,因为老年人口比例和规模在逐渐扩大。 ]1i1_AR'`  
83gp'W{|  
/Os;,g  
=:7OS>x  
中国新闻周刊:那意味着接近人口负增长了? L t.Vo  
>^+c s^jCM  
陆杰华:现在数据还是“正”的,自然增长率是1.45‰,2021自然年度还没过去,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的绝对数还没有公布,那就是一个相对数。2019年死亡人口是980多万,但因为人口老龄化,它这个数每年是上升的,去年出生人口是1200万,今年要是低于1000万的话,那就有可能进入负增长。 7D)i]68E  
ZS?4<lXF  
uI_h__  
Kd^,NAg  
中国新闻周刊:人口负增长的脚步提前了。 Zd[6-/-:  
(n~GKcA  
陆杰华:对,快一些。之前是预估2027~2030年才进入负增长,现在如果今年不增长,明年没有回升的话,可能就这两年的事了。 aQ.mvuMa7'  
WH0$v#8`v  
aEC&#Q(]q  
PQ`~qM:3st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三胎放开了,会起到作用吗? ZHOh(  
oxgh;v*  
陆杰华:至少今年没有作用,5月放开,目前还看不出成效来。通过放开三胎来解决人口问题比较难,因为三胎在整个出生人口里占的比重不是特别大,最重要的是一胎二胎,前面放开二胎政策后预期比之前要低,所以放开三胎。 vip& b}u  
CB%O8d #  
B)(ZRH  
CXhE+oS5z'  
中国新闻周刊:今年七普数据也公布了,你觉得按照现在的人口增长趋势,近两年会是人口峰值吗? 3h>5 6{P  
^ )[jBUT  
陆杰华:假如今年死亡率超过出生率,那可能这个峰值就下去了,但是明年还能不能回来,还有待观察。比如,明年三孩要出生了,会不会抵消一些死亡率,可能会有一些波动吧。 H7R6Ljd?&S  
P{h$> 6c  
p#fV|2'  
Bis'59?U_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我国的年龄结构是什么情况? .VfBwTh7q8  
kX:d?*{KB  
陆杰华:底部在收缩,顶部在增长,中间靠近顶部的中年劳动力部分也在老化。这个变化趋势决定了我们现在(人口)保持正增长的难度也是比较大的,因为整个年龄结构在老化。 :k7h"w  
\y0uGnmCj  
81 /t)Cp  
*D$Hd">X  
中国新闻周刊:这个结构形态会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gu?^  
Z3Y(g  
陆杰华:人口无论是总量还是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基础和全局战略性的变量。人口是个慢变量,实际上会作为一个长周期影响几十年。对人口红利、养老金、养老照料等方面都会带来持续性的挑战。 '/H+  
BJI"DrF  
I?IAZa)  
FaE,rzn)iD  
数量型转为质量型 @G>Q(a*,  
m}>#s3KPA  
-PH!U Hg  
r4FGz!U  
中国新闻周刊:在你看来,人口红利的流失是一个什么性质的问题? D= LLm$y  
N13wVx  
陆杰华:是一个挑战。过去依靠数量型的人口红利,将来如果这种红利消失,需要依靠质量型。现在数量型的人口红利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在走向下行,劳动力人口还是相对比较多的,只是和十几二十年前相比,规模和比例下降了。一方面可以通过延迟退休,保证这个比例和规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人力资本,来获取第二次人口红利。 :7Smsc"B!  
dQH9NsV7g  
bG[)r  
'"<h;|  
从人口变化的规律来说,尽可能延缓人口负增长到来的时间,尽量延长人口红利的时间,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制度安排来借鉴其他国家人口负增长所带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我们避免走弯路,使我们即使负增长也可以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u`[2xmuYf  
j`$d W H/2  
(cEjC`]  
n*GsM6Y&  
中国新闻周刊:有专家认为应全面放开,有的认为应缓步放开,你怎么看? >ay% !X@3"  
9)]asY  
陆杰华:发展规律上是全面放开更好一些,如果全面放开效果还是不行,那至少下降的趋势能减缓,然后再用其他措施来应对生育率过低或者负增长的变化。现在逐步放开可能是考虑到中国人口这么多,可能担心潜在问题,所以也是一个逐步优化生育政策的过程,但是如果未来真的面临负增长,那肯定还是要做进一步调整。 8X2NEVH]  
6. 6g9  
j5qrM_Chg  
C*1,aLSw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生育惯性规律以外,人为因素现在被谈论的最多的就是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你对此怎么看?  C%\.  
VsMTzGr  
陆杰华: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必然结果。过去生育率下降靠政策,现在政策范围内他不生,这就是一个经济、文化作用的问题,看看能不能通过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让生育率有所回升,现在生育、养育成本都比较高,要降下来,才能改变情况。 9 54O=9PQ  
v d}Y$X  
lQnqPQY  
以上是原文 h oL"K  
mk&`dr  
一些网友整天嚷嚷中国最好7、8亿,不切实际。 pz@wbu=($4  
1me16 5y<B  
以后出去中国每10年有1、3-5个年份出现负增长,每年减65-260万人;5-9个年份出现净增长,每年增1-3百万人。每10年可能净增1.2-2.7千万人。2050年14.7亿,2100年15.8亿。 eZ[O:Wvk:  
O &De!Gx  
广西有众多梁二基础,一户3-10孩家常便饭。 sT|FgB  
广西年净增3、40万,常住人口年增15-25万,2100年6.3千万,2200年7.8千万。 C@Fk  
bQu1L>c,Uw  
       头疼是广东,7普增2171万人,1.26亿。出去年增1.3-2百万人,2100年2.6亿人,2200年3.7亿人,2500年5.5亿人,将来有可能11、12亿人。 Y)]x1I  
&^!vi2$5}  
10月23日,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杂交水稻”创高产示范基地,专家们通过现场实打实测,亩产达到1326.77公斤。标志着我国再创水稻大面积种植单产世界最高纪录! ley: =(  
农村农业部耐盐碱水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新奇博士说,这次和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的实验项目,是2020年12月海南“杂交水稻高产攻关工作会议”期间,袁隆平院士亲自交办项目。袁院士安排第三代杂交水稻新品种“三优2号”和河北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发挥种肥强强联合优势,希望实现亩产1300公斤的目标,为建党百年献礼。 nq"U`z@R  
[qGj*`@C  
.q7|z3@,  
将来中国有可能突破25亿人,怎么解决吃饭问题?广东常住人口12亿人。 v08Xe*gNU  
人口多,将来亩产2千公斤,80-120层高楼住5-8万人。 :")iS?l  
7Eett)4  
年自然增长率千分之 TbPTgE *  
非洲3、40   越南9   日本-3    中国1.45 @u}1 S1  
中非竟然差距20多倍!应该中国1.6-2.7、3.6 q_ |YLs`  
Yr9!</;T  
巴基斯坦将来25、27亿超过中国。 i*g>j <`  
印度55-70亿不是神话。 12MWO_'g8  
c$[cDf~  
大靖西虽然年净增3-5千人,但常住人口还是年减少几百-1.2千人,跑去广东、南宁太多了,而四川湖南浙江来靖西居住只有每年1-2千多人。所以年净增6.8-9千人较合适,一户4-6、7孩刻不容缓。 )kiC/Y}k  
\gjY h2>  
英国一户10-22孩至少几万户。
来自手机版 Android

去年自然增长率1.45‰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影响几何?
今年可能出生1050-1100万,净增70万;明年净增160万;有些年  每年负增长1-2百万人;最低要求每10年净增6百-1千万,如果还不行,真的全面放开4、5胎。 MTxe5ob`$Q  
P7`sJ("#  
            英国一户10-22胎还是常见。广西很灵活,6-10胎在农村遍地开花,所以年净增3、40万不吃力,这点比全国好。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21-11-19

去年自然增长率1.45‰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影响几何?
80年代初至今,由于死亡多过出生欧洲减少3-3.5千万人,同时接收1千万中东、非洲移民。保加利亚从1050万降至615万,俄罗斯从90年代初1.55亿降至1.45亿。鼓励多生起作用,欧洲从2012年起每年净增150万以上。 _9Zwg+oO[  
       日本每年减少35-55万,大量巴基斯坦菲律宾中国劳工涌入。台湾今年负增长5万,韩国增长3万。 20XN5dTFT  
       非洲年净增4、5千万持续几百年,印度将来55亿。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21-11-19

去年自然增长率1.45‰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影响几何?
广西年净增3、40万,常住人口年增15-25万;湖南惨一些,年净增20万,常住人口年增3-7万。 2,,t+8"`  
            河南、山东不乐观,年净增4、50万,常住人口年增20-35万。广东年净增50万,常住人口年增1.2-1.7百万。将来广东也是5、7亿常住人口。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1-11-19

去年自然增长率1.45‰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影响几何?
最低要求每10年净增6百-1千万,如果还不行,真的全面放开4、5胎。 $ 3/G)/A  
            搞不好真的每10年净增1、2百万,接近零增长;甚至每10年负增3-6百万,只能学习英国了,一户6-18孩。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21-11-20

去年自然增长率1.45‰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影响几何?
中国是怎样从2亿到4亿,再到8、10亿?某些“专家学者”阴幽幽称:不能光靠一户多孩来支撑,把愿望寄托在降低房价,降低学费上?有一定道理!但一户4-7孩丝毫不能放松,古代哪里有什么房地产,还不是靠几子几女支撑。 iksd^\]f  
       全球生育率极低的欧洲年自然增长率千分之3,中国千分之 1.45,被欧洲甩在背后,搞不好以后千分之-1、-3,跟日本同一个阵营。 X?'v FC  
            以后出去,2子2女、3子2女、2子3女家庭必大受欢迎。27-40曾孙又重新流行起来。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21-11-20

去年自然增长率1.45‰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影响几何?
如今香港年死亡比新出生多  7千多人,年移居国外4、5万人,外地人每年来港居住不到1万,香港常住人口年减少5万。需要提高出生率及部分外地(大陆、东南亚)人迁入。2100年香港784万,2200年812万。出去台湾每年减少4-9万人,靠大陆、越南新娘苟延残喘。搞不清楚台湾普遍3胎还出现这种情况? Sas &P:# r  
       菲律宾麻烦大了,年净增120-160万人,而当局希望年净增70万。将来可能3.7亿人。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21-11-20

去年自然增长率1.45‰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影响几何?
巴基斯坦将来25、27亿超过中国。 -f+U:/'.>v  
            这是一个怎样概念? U0PQ[Y#\  
       巴基斯坦农村,一户7-13孩太普遍了,有的长老甚至几妻,几十个孩子。巴基斯坦年净增4-4.5百万,每年到日本务工高达1、20万,在日本的巴基斯坦劳工150万人,将来可能突破5百万。 _|!FhZ  
            安徽、河南居然出现人口告急。年净增仅18-35万,以前动辄年净增70-100万,是应该向巴基斯坦学习了!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21-11-20

去年自然增长率1.45‰  全国人口出生率再创新低,影响几何?
难拗众多网友叫喳喳中国人口太多了!是应该减负了! <0Mc\wy  
            7普增7.2千万,以后每10年增2.5-3千万?广西常住人口每10年增120万。 V8aLPJ0_  
       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中国20-25亿较合适。所以每10年增3.6千万,广西常住人口每10年增2-2.7百万。 \5]${vs&s  
       都希望人口少些是好愿望,但现在不行,以后到20亿年减少5百万无所谓。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21-11-2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21-11-23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