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说是一个在贵州公安系统内用脚一跺地,也要抖三抖的‘土皇帝’……”这是贵州省公安厅原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赵翔被查处后的自白。 cR<fJ[*
c`w}|d]mC
"@0]G<H
今年5月,贵州通报了对赵翔开除党籍、取消退休待遇的决定。这个昔日沉浸在争名逐利中的正厅级干部,并没有因退休而“平安落地”,在面临法律严惩的同时,也成为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刀刃向内、深入清除害群之马的典型之一。 T:yE(OBf
7;wd(8
f6>b|k~
U$z-e/
在贵州,很多人都收到过赵翔赠送的一本书,书名叫做《流金岁月》。这是他专门找人操刀代笔炮制的“从警自传”。在书中,赵翔被描绘成励精图治、大公无私的模样,从一个县城的普通民警,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步成长为公安系统的领导干部;但在现实中,他却大搞拉帮结派、腐化堕落,为涉黑团伙撑起保护伞,就连这本“自传”,都是用侵占的公款印刷而成。 B[?Ng}<g`
hhc,uJ">!
5<Nx^D
7~.9=I'A
一本“流金岁月”,字里行间记载的是他做“两面人”的日子—— +',S]Edx
;iL#7NG-R
]&+s6{}
&d^m 1
表面上赵翔将自己精心塑造成优秀党员领导干部形象,私下里却是一副“江湖大哥”的做派:“我是公安厅的一厅之长,代表国家执法,一切都由我说了算!” ]Q)OL
.}~_a76
Hf2_0wA3
+VOK%8,p
在云贵一带的方言中,“袍哥人家”有江湖帮派成员的意思,赵翔常以此自诩重情重义,却全然忘记了自己党员干部和公安厅长的身份。他把工作圈当作“江湖”,把下属当小弟,把商人当哥们,把酒肉哥们“混社会”的一套习气带到了党内、带到了工作中,为了哥们义气不惜无视党纪国法,肆意妄为。 je=a/Y=%U{
-k e's
KB(8f*
>_ T-u<E
赵翔出了名的喜欢“喝大酒”,没有茅台不上桌、不喝“雷子”不撤席,甚至有人说他“白天以茶代酒,晚上以酒当茶”;他喜欢被称为“老板、大哥、赵伯”,并把这当作夸奖和赞誉,时常与商人老板称兄道弟、喝酒打牌,但凡有事相求,一律有求必应;他把分管部门视为私人领地,别人针插不入、水泼不进,利用自身职权的制约和影响,在党内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为自己服务,以己划线、任人唯亲,吹吹拍拍、封官许愿。 y}ev ,j
,w4V?>l
{B*s{{[/'
j'"J%e]
“那时候,我耳边听的都是吹捧的话、赞美的歌。”整日沉迷在甜言蜜语、鲜花掌声中的赵翔,早已不顾党员领导干部和公安机关的形象,用这些恶劣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当地政治生态。 y _k
l:Ssa
fuf"Ae
$DaNbLV
vV-`jsq20H
在主席台上赵翔大谈反腐倡廉,俨然一副清正廉洁的模样,但背地里他却将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可以换取私利的筹码,肆无忌惮地大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 i$6ypuc
w+u3*/Zf
n9ej7oj
; )@~
早在1997年他还是一个处级干部的时候,就开始收受财物,数额尚属于违纪范畴。2000年以后他步步晋升,先后任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省公安厅副厅长,厅党委副书记、分管常务工作的正厅长级副厅长。手握重大权力的同时,拉拢腐蚀他的商人也越来越多,物质欲望的诱惑越来越大,赵翔却来者不拒,自甘被“围猎”,就连退休之后,还要求商人老板安排专职驾驶员专门为他服务。 kUrkG80q|
p6!x=cW
I:1C8*/
Y&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