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万+阅读
  • 15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这是靖西哪里?看了八遍都看不出来
发于2016-12-11 我有话说评论
他们说这是靖西的,这是靖西哪里?看了八遍都看不出来,眼尖的网友看出来了吗? 9)X<}*(qo  
这是靖西哪里?看了八遍都看不出来 - 靖西网 s o s&  

完全没有这栋楼了
只看该作者 15楼 发表于: 2016-12-14

  
只看该作者 14楼 发表于: 2016-12-12

靖西还有这些相片,留着作个念想
只看该作者 13楼 发表于: 2016-12-12

看不出
来自手机版 Android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6-12-11

俺见过,大街是用卵石铺的,怀远楼南面两侧有两木杆各挂一盏马灯(有灯罩大煤油灯),怀远楼拱门最高外有1.8米左右,身才高大人碰头,新华街一侧有一长石阶。根据当时情况之所以被拆除,一是破四旧、立四新,二是拱门高度确实太低,影响交通,目测最高处大概只比三轮车高点。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6-12-11

对,传说中的怀远楼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6-12-11

俘光猎影:  靖西县城古迹多,怀远楼便是其中的一座。自嘉庆年间到20世纪60年代“文革” 初期,怀远楼一直巍然屹立在靖西县城的中心地段—— “大街”(即人民街)北端。 楼址座落于人民街和民权街交叉路口的县旧衙门南侧。据载,怀远楼兴建于嘉庆九年(1804年),历时10个月建成。楼 .. (2016-12-11 19:56)  W];4P=/  
?D#Vha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6-12-11

  靖西县城古迹多,怀远楼便是其中的一座。自嘉庆年间到20世纪60年代“文革” 初期,怀远楼一直巍然屹立在靖西县城的中心地段—— “大街”(即人民街)北端。 楼址座落于人民街和民权街交叉路口的县旧衙门南侧。据载,怀远楼兴建于嘉庆九年(1804年),历时10个月建成。楼高约10米(含桥高),宽约8米,深约7米。楼的下部是用料石筑成的一门拱桥,桥孔高约4米,宽约5米。石拱桥其实罩在通道之上,是“大街”通往县旧衙门的要冲,行人必经之路。由于常年累月众人的行走,铺就路面的几块长条料石被磨得光滑如镜。墙根两旁, 置有石凳,供游人歇脚闲聊。笔者在工余稍暇之时亦曾有过“亲临其境”的经历。 "ey~w=B$M  
RtSk;U1  
  怀远楼上部的楼房框架全是铁木构建,圆四柱,人字顶,盖瓦房,青砖墙。临人民街一侧伸出阳台,伫立其上,纵观城景。楼上的右侧前檐悬挂一口刻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八个大字的大鸣钟,钟鸣城闻。楼前两柱,悬挂一副对联:“每望京华依壮斗,欲规边塞靖南交。”是清解元归顺州知州颜嗣微(贵州省贵筑人)于光绪年间撰写,上面横额书“怀远以德”。登楼的石级台阶,设置于面向楼阁的左侧,梯宽约1.5米,用砖造就实心扶手,人们上落方便安全。常有一些好动活泼的顽童,将扶手当着滑梯,骑于上端,滑行而下,以此作乐。 ? O.&=im_  
1iUy*p65:  
  解放后,怀远楼曾先后用作一些文艺团体和农牧系统单位的办公场所,游人偶尔亦可登楼观光,是一座古色古香极具独特风格的建筑物。然而,在文化大革命初起的1967年那场“破四旧” 的狂潮中,无辜的怀远楼在劫难逃,被当作“四旧”拆掉。那时,一伙“造反”狂热者,爬上楼顶,人坐其上,用脚一蹬,瓦片一排排倾泻而下,全成碎片。然而,该楼经历百年风雨,依然坚固,没有楔子,接榫紧密,无法拆掉,“造反派”只好找来数把锯子,用锯子一节一节的锯断。就这样好好的一座古代艺术建筑,一天时间就被破坏了。幸存百年的古城名楼——怀远楼,便这般荡然无存了。 jYU#] |k~  
{pVD`#Tl[  
  楼可毁,人之怀远不可灭矣。 {W0@lMrD  
_vad>-=D*U  
-----来源:靖西政协网 M$w^g8F27H  
SQ@@79A  
18Ty )7r'  
[ 此帖被俘光猎影在2016-12-11 19: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6-12-11

旧靖西饭店是曾发生过锅炉爆炸,大约是在1978年或1979年吧。 [Ga 9^e$Zv  
[ 此帖被俘光猎影在2016-12-11 19:1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6-12-11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