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T2:XWI8
【提示:今日,广西事业单位招聘在第二板块】 vndD#/lXq
O_vCZW
a3
原定2015年要完成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2016年即将结束也没见到结果。问题又究竟卡在了哪里?11月10日,人社部一位相关负责人在第二届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重点是要解决功能定位不清晰、政事不分、事企不分的问题,重要定位是回归它的公益性,作为2011年确定的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目标,目前仍然在推进的过程中。” py\KY R
@fz0-vT,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涉及4000万人左右,相比企业类的改革而言,人数虽然不算很多,但它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影响后面的薪酬、社保、财政投入等多方面的机制创新,改革难度非常大;其中,分类标准和界限模糊是症结所在。 tqok.h
ZC7ZlL_
KZeaM
d\eTyN'rA
文化、科研分类难点 % YgGw:wZ
2011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下发,其中明确表示:到2015年,完成事业单位分类。 M N-j$-y}
*vFXe_.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上半场的改革主要是完成事业单位的分类,截止到2015年底;下半场改革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K=Q<G:+&V
+95: O 8
也就是说,上半场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归或转为行政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核心很明确,事业单位能改为企业的就要改为企业,不能改为企业的要压缩撤并,推进全额拨款向差额拨款、差额拨款向自收自支或企业化管理过渡。 O4`am:@
dgbqMu"
但是,这看似划分明确的几个框框,却在改革过程中遇到诸多问题。比如,一些经营类事业单位总是想方设法向公益类事业单位靠拢,既享受公益类单位财政拨款,又能通过市场经营活动获取收入;同时,还有一些事业单位明明是经营类事业单位,却假公益之名成为所谓“自收自支的公益事业单位”,甚至还打着行政单位旗号收费,成为政企事不分的单位。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伸缩性更大,尤其是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分支机构,它们在改革来时就缩回体制内,改革过去又出来搞经营。 [f ._w~
UdGa#rcNW
“出版业、新闻业等文化类以及科研类的事业单位是此次分类改革的难点,究竟应该划分为公益2类还是经营类?如果划分为经营类,政府则很难管控,如果划分为公益2类,这类大部分单位又早已是市场化运行,这部分单位至今尚未划分完毕。”11月16日,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Xr|L
wE*o1.
据了解,对于新闻单位、出版社以及科研类事业单位将会分为两部分,部分划分为公益类,部分则会转为企业推向市场。
Dk^,iY(u
%?2:1o
“我们单位正在进行归类,单位的申报至今还没有批下来。”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事业单位向上申报时,大都会向上靠,谁也不想转企;但是,大三类是比较抽象的划分。比如,将公益1类和2类看成两个筐,一个筐装土豆,另外一个筐装西红柿,但难点在于怎么区分土豆和西红柿,这个界定很难。 oU|yBs1
7-#R[8S
也就是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虽已略见成效,但在如何确定事业单位类别的时候,由于分类的标准和界限相对模糊,难度仍然很大。 b*5Yy/U
prypo.RI
YCBp]xuE
hCpX#rg?
影响后续改革进度 ]lQLA
IQ
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上半场的完成情况,直接影响下半场的社保、工资、人事管理等一系列改革。 ~F)[H'$A
lftT55Tki
据了解,为了推进此改革的顺利进行,继《指导意见》之后,国务院办公厅紧接着印发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于事业单位分类的意见》等9个配套文件,同时出台了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事业单位类别划分的原则、程序,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如何改革,事业单位编制如何管理,事业单位如何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财政政策如何过渡,从事生产经营转为企业的事业单位有关政策,改革中如何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人员收入如何改革,事业单位试行职业年金,事业单位深化人事制度等。 +K2p2Dw(k
O@9<7@h+Nl
但由于部分单位分类都尚未完成,后续的文件对其可谓是形同虚设。比如,去年已经颁布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规定,事业单位人员所在单位要缴纳20%的基本养老金和8%的职业年金,而相对应的公务员养老保险制度,这部分费用则是由政府财政负担,但是,由于各地推进分类改革进度各不相同,该政策落实程度也参差不齐。 dd?ZQ:n
oGIh:n7 q+
“深圳作为试点地区,分类改革算是相对成功的,它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养老金并轨同步进行;同时,为了后面改革的顺利进行,细分了五类,并设定了相关的过渡办法和机制,如在分类当中设置了‘暂时保留的事业单位’用来进行过渡,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运行,这样不光不影响分类改革本身的进度,同样不影响养老金并轨。”11月17日,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志是养老金的并轨。 `1xJ1z#
@%"+;D
2006年7月,深圳市率先探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并将2010年7月13日作为改革的新老划断时间,此后新进入事业单位的职员,将实行与聘任制公务员相同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Z.!T
qoZUX3{
董登新表示:“事业单位分类完毕,后面的改革才会水到渠成,比如,高校和公立医院相对好划分,而且这部分事业单位的占比比较大,为此,先于其他事业单位进行了编制创新等方面的改革。同时,一旦取消事业单位的编制,也就意味着‘铁饭碗’被打破,事业单位的雇员就可以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有利于仿照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模式,从而增加人才的竞争。” !+R_Z#gB
~)fd+~4L
据悉,事业单位的编制管理已经形成了人才交流的障碍,尤其是在实行养老金并轨之前,一个老师即便在学校工作了20年,如果离开了学校就职于企业,那么,这20年的工龄依然得不到认可,几十年的社保也无从算起。如今,分类后已实施养老金并轨的事业单位人员的社保均为视同缴纳,再加上后面的编制创新改革启动,事业单位用人的自主权将逐渐增大。来源:华夏时报,作者王晓慧